返回

第132章 李绩的中年危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32章 李绩的中年危机 (第2/3页)

绩,朕不是你可以摆弄的,不是你说什么,朕就要听什么。试探朕,你是要付出代价的!

    李绩自然是领悟了李世民的意思,因此才心中惶恐不安,来找到李牧托付。他不是不想要酒坊,而是已经不敢要了。如今李世民已经生气了,若不乖乖接受他的惩罚,随之而来的不知还会是什么。而彼时李绩和李弼都不在长安,李震的性命,可就危险了。

    李震身为英国公世子,李绩出镇并州,他必定要留在长安。说是人质也好,古往今来皆如此,李绩不敢提出异议。

    如此梳理一番,李牧便清楚了。李绩的选择,是无奈之举,也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李牧深吸了口气,道:“义父,我知你的苦心了。但是我与思文约定在先,也不可轻易更改。不如这样吧,昨日思文走的时候,我已跟他说了,让他在定襄再办一个酒坊。本意是让他赚些钱,手里宽绰一些,也好养得起折冲府的士卒。看如今的情况,却是歪打正着了。”

    李绩听的糊涂,蹙眉问道:“如何歪打正着?”

    李牧正色道:“义父,我可以听你的话,接管酒坊,同时照顾世子。但是这酒坊,自此变一分为二了。现如今酒坊的工匠,人员,我重新安排一下,划分一半去定襄,帮助思文建立新酒坊。酒曲、粮食等,我也会安排尽快运送过去。以后再有新酒,我也会与思文那边共享。从此便以长安为界,往西、往北,归思文,往南,往东,归我。也算是二一添作五了,成全我和思文当初的约定。义父勿要再推辞,若再推辞,便是要与我断交了。”

    李牧这样安排,李绩自然是无话可说,也非常感动,道:“既然你心意已决,那就算我欠你一个人情。”

    李牧摇摇头,道:“义父,这事本就是我与思文之间的事情,如何能算作义父头上。人情什么的,就不要再提了,见外了。”

    李绩点点头,又叹了口气。

    其实李绩此时的年龄也不大,如今是贞观四年,李绩不过才三十六岁而已。见他频频叹气,李牧仿佛看到了后世遇到了‘中年危机’的八零后,也不知说点什么才能安慰他。

    时候不早了,坊门即将关闭。李绩也把该说的说了,便告辞离开了。李牧一直送到坊门口,约定了明日去送行。至于煤和其他生意的事情,他没有提起。此时不是时候,等到施行之时,再联络就是。而且李世民那边,届时也会有旨意过去。

    目送李绩的马车渐行渐远,李牧有些萧索地回到了府中。

    刚刚看到的李绩的样子,与他在定襄和李绩头一次见面时看到的样子,截然不同。那时的李绩,多么地意气风发。两军阵前,便如同天神下凡一般。他带领的人马,杀那些回鹘兵如切瓜砍菜一般,给李牧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而刚才所见的李绩,两句话叹三声气,语气态度中,充满了无奈和不甘,着实令人唏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