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烈火焚城 (第2/3页)
现在的定襄城衙门,李牧等人隐匿的地方。李牧猜错了,其实传国玉玺一直在义成公主的身上,她回到定襄城,并不是为了传国玉玺。她是为了另一件东西,就藏在她的寝宫习地下的密室里。这个密室,只有她自己知道在哪开启,连她的枕边人颉利可汗都不知道。
在义成公主的心里,她一直都没有把颉利可汗当做丈夫过。她最早被隋文帝嫁给启民可汗,当时启民可汗已经很老了,而义成公主才刚刚成年。老夫少妻的政治婚姻,能有什么浪漫可言呢?无非就是完成使命而已。后来启民可汗死了,隋朝覆灭,按照突厥习俗,义成公主又陆续嫁给了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这三个都是启民可汗的儿子。虽然按照突厥习俗,父死子继,兄死弟及,都属正常,但在中原习俗来说,实是乱了纲常。义成公主能隐忍下来,是复仇的信念在支撑着她。
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都是她复仇的工具。感情?不存在那种东西。
所以在李靖率军破突厥大营之时,义成公主毫无留恋地逃走了,没有回头看过一眼。李绩收到的消息有一些误差,义成公主并不是聚拢了突厥残部,这些人其实是回纥人。她知道颉利在定襄城地下安置了一个宝库,用来收藏着他多年来在中原劫掠的财宝,就以此为诱饵,找到了一个回纥部落。这个部落本来依附突厥,突厥战败,他们已经变成了草原上的流寇,听义成公主说定襄城有财宝,忍不住诱惑,便跟随她绕了一个大圈,来攻打定襄城。
那可是一大笔钱,但是义成公主并不在乎。因为相比隋炀帝留下的宝藏来说,这点东西犹如九牛之一毛。这个宝藏的位置,藏在一幅图中。隋炀帝临死之前,曾写过一个衣带诏给义成公主,求她发兵来救,这幅图就附在衣带诏的末尾。当时义成公主做不了处罗可汗的主,没能发兵救援,但这衣带诏她收到了,藏宝图也到了她的手里。只是当时隋炀帝还留了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