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桓帝和宦官、士族、外戚 (第3/3页)
根本就不会用也没想着去用这些知识分子。就当刘志准备砍这两个人的时候,又有几道奏书飞到刘志的御案前,这些奏书都是替李云求情的,这李云名气小,可眼前这些奏书的作者,一个个都大有来头。
第一个是大鸿胪陈蕃,他说:“李先生说得是有点过,伤害了您,但他本意还是好的,是为国家好才斗胆说出这样的话来,想当年高祖曾忍周昌,成帝也赦朱云,如今您却受不了李云的这一点冒犯,我担心后人会对您非议,说是挖心事件重演”
挖心事件,指商纣王挖叔父比干的心。比干忠心耿耿,落得如此下场,后人无不寒心…
这刘志刚读完陈蕃的信,又有三封信送来了,分别来自太常杨秉、洛阳市长沐茂、郎中上官资,拆开一看,他们上奏也只有一个目的:请万岁赦免李云。
这个时候,刘志才明白:“哦,原来这个李云后面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啊,这李云只不过是冲锋在最前面的敢死队员啊”,想到这里,刘志杀心顿起!奶奶的李云已骂我瞎了眼,陈蕃又讽刺我挖人心,敢情在你们这些士大夫眼里,我成了商纣王了?非得给你们点颜色看看。
很快,皇帝陛下下达圣旨,旨意:陈蕃、杨秉二人以大不敬罪罢免,沐茂、上官资二人扣工资。
这时,管霸来见刘志了。管霸是负责审理李云案件的中常侍。他一进来就跪在地上“陛下,李云不过是个书呆子,杜众也只是是个芝麻官,此二人愚蠢至极,实在没资格让您这么大动干戈”
刘志很奇怪地看着管霸,不是说士大夫跟宦官尿不到一个壶里吗,怎么今天说起一家话来了?沉思了一会儿,刘志阴阴地看着管霸说“李云骂朕眼睛瞎了,这明显是讽刺朕是个糊涂虫,朕能忍吗?难道你也打算放过他”管霸不语……
刘志突然拟旨:立即斩了李云、杜众!
赶走陈蕃、杨秉;砍掉李云、杜众,刘志以为这一下可以松一口气了,几道罢免圣旨,几刀砍下头颅,终于让他们不敢在说什么了,但是但事情并没结;不久,刘志批奏折的时候又收到这样一封奏书:“……你身边的这些个太监,有很多当年就是梁冀的人,后来看见梁冀要倒台了,他们又反咬一口,这些人本来都不是什么好鸟,你突然让他们一夜升天,个个气焰嚣张,这还得了?希望你最好分辨黑白,善待忠良,不要再犯傻了……我都是快要死的人了,所以才斗胆给你说了这些话,请三思……”,刘志又火冒三丈,看了以下署名,他惊讶了,写这封信的人乃是太尉黄琼,公之首都出面说话了,说明问题严重了!
刘志并没有当时发起火,有了前几次的火,这次看到这些话,也有点接受能力了,又碍于三公之首的信,所以当时丢在桌面上,暂时没有理睬。
晚上刘志谁在贵妃的身边,摸着贵妃的身体想着这个问题,难道真的是朕错了?他想大汉朝的过去,想起了刘邦,想起了汉武帝,他觉得自己确实有点小题大做了,但是他转念一想,做一个皇帝应该学会用人,也应该学会借力打力,于是乎他有了主意。
刘志选定日子,斋戒沐浴,祭祠高庙,又祭祀西汉十一帝陵。
没过几天,下诏:封五侯之首、正在病中的单超为车骑将军。这是汉朝历史上,由宦官担任的最大官职,与三公平级。当年十九侯之首的孙程去世后,汉顺帝刘保曾追封其为车骑将军。而由虽重病不起但仍还活着的宦官担任车骑将军,单超是第一个!
接着又下诏赐长安百姓每人粟10斛、园陵百姓每人粟5斛、所经之县的百姓每人粟3斛。
接着又下诏将赶走的陈蕃、杨秉请回来上班,并给他们都安排了新的时候位置:陈蕃当光禄勋、杨秉当河南尹。
接着又下诏封单超的侄子单匡为济阴太守。
现在,宦官五侯成了汉朝江湖的魔教,文人士大夫成了汉朝江湖的名门正派,而盟主,便是桓帝刘志。
李云的事例说明:对付魔教,名门正派要合二为一,或许才有希望。现在魔教中人人人都练了葵花宝典,达到了武功和权力的顶峰,现在宦官五侯已达到顶峰,,如果他们不联合起来,确实很难对付。
单匡这厮倚仗叔叔势力,大把捞钱后,被高级别的中央巡视组查出来了,巡视组成员立刻向皇帝陛下报告此事,并且弹劾单匡单超叔侄。
贪官被查了,贪官自然慌了神,但是他并没有坐以待毙,仔细思考之后,他想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最简单的办法—这办法也是当年梁冀经常使用的——那就是暗杀!
单匡重金收买了一个叫任方的杀手,让他去刺杀巡查组的BOSS,很不幸杀手技术不行,被发现,还被捉住了,关进了洛阳的监狱…
单这一次匡彻底傻眼了,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夜路走多果然碰到鬼了,任方被关进的是洛阳的监狱,而洛阳的治安,现在归杨秉管,而杨秉肯定会顺藤摸瓜,把他们单家的大鱼给摸出来。
然而兔子急了会咬人,就在这时,单匡被逼出来了一个办法—帮助任方越狱,单家也是树大根深,在洛阳还是人脉广泛的,帮助一个罪犯越狱当然不是什么难事,第二天一早,尚书就来责问杨秉:这么重要的犯人,到底是怎么逃跑的?
有时候想想,汉朝的文官真的很可悲,地震、干旱、水灾、蝗虫…他们都要引咎辞职,而杨秉作为洛阳市的最高行政长官,出了让重要犯人逃跑的事情,他就得走人!
杨秉这样回答“要想抓住任方的办法很简单,只要把单匡抓来,一审二问三拷打,绝对什么真相都大白,他俩是一伙……”
“……你没有证据,这等于是诬告……”
犯人逃掉,再加诬告,想不走人都难,更何况且单匡上面还有一个单超在罩着…
但是这一次不是简单的走人,而是直接被判处苦工,到左校那里劳改去了。
当时,徐、兖二州有来自于泰山郡叔孙无忌领导的起义军到处横行,单超以此为由,弹劾了兖州刺史将他流放朔方郡,而朔方太守是单超的外孙董援,早已在那里磨刀霍霍等着兖州刺史的上门,幸得兖州刺史的一个旧部故吏孙斌得知此消息后立即联合了一些人星夜前去将兖州刺史救走并给他找到了一个藏身之所,直到很多年后,单超死了,才得以平反返乡。
看到刘志封赏别人超过了规定,对后宫嫔妃的爱好越来越明显,陈蕃再次写信劝谏,这次汉桓帝刘志总算听进去了一点,下令放出宫女五百余人。但仍赐黄隽关内侯的爵位、封邓万世为南乡侯。
汉朝江湖正邪两排斗争暂告一段落,谁都别笑的太早,因这只是一个开场,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谁会笑到最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4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