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叶黄 第十六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叶黄 第十六节 (第2/3页)

化,今天元氏找个理由要延迟婚期,这足够说明问题了。如今高颎和元伟都催我想方设法把宇文护暂时赶出长安,而宇文护却催我尽快想个办法清除他的对手,各方都在逼我李家出手,我的处境很艰难,此刻若想扭转局势,能否得到天骄的帮助至关重要,但你……”

    “你在期待什么?你是不是希望那个人就是木兰?”江南冷笑道,“我告诉你,她不是木兰,她有父母,有显赫的家世,虽然她没有告诉我她的姓名,但从她的谈吐和举止上来看,她肯定出自江左某个门阀。你所谓的秘密对于她来说,根本闻所未闻。我和她谈了很长时间,我感觉到天骄不是一个人,而是像白马堂一样,是个神秘的宗派。她对我,对突厥的事了解很多,由此可知东西两部突厥牙帐里,都有天骄的人。”

    “退一步说,就算她是木兰,那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她是天骄的人,是天骄派出的使者,她要为天骄负责,要执行天骄的使命,她会听从你的摆布?木兰走失的时候,不过是个几岁的小女孩,她能记得什么?她还会记得你这个带她玩耍的哥哥?放弃你那个可笑的念头,你要想得到天骄的帮助,就要接受天骄的条件。”

    “谁来做皇帝,这很重要。”李丹想了一下,然后放缓声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正常一些,“天骄的最终目的很简单,他们希望由山东大齐统一北方。大齐的皇帝是汉人,主掌大齐权柄的大臣也是汉人,大齐统一北方后,他们认为汉人基本上就能重建汉祚了,但他们想得太简单了,在汉人没有成为军队的主力,没有掌控兵权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很危险,汉人随时都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因此,当前首要之务是保证宇文氏的国祚,继而控制权柄慢慢修改国策,让汉人大量进入军队,让汉人渐渐控制兵权,等到汉人掌控的军队和兵权超过了鲜卑人,真正在朝堂上站住脚了,我们才有希望重建汉祚。”

    李丹望着江南,郑重说道:“王上,我跟了梁山公很多年,我知道汉人恢复山河的急切心里,我也知道汉人距离军队有多远,请把目光放长远一点,请把丝路利益暂时放到一边,先把长安的事解决了,这样你才能在丝路上获得取之不竭的财富。”

    江南摇摇头,把手上的书卷放到了案几上,“你如果一直抱着这样的想法,你很快将步你哥哥后尘,一命归天。”

    “王上,你想和天骄使者见面,主要目的是打算取得她的帮助,希望能迅速实现可汗交待的使命,而天骄使者之所以愿意到昭武山和你见面,也想知道突厥人对中土局势的判断和可能采取的对策。”李丹恳求道,“你们互相戒备,互相提防,无益于解决眼前的问题。你把凤凰璧给我,我亲自和她谈。”

    江南犹豫良久,望着李丹问道:“你见到她之后,说什么?如果她不是木兰,或者她真的不知道凤凰璧的秘密,你如何取得她的信任?”

    李丹苦笑,“王上,她是不是木兰,或者她是不是知道凤凰璧的秘密,根本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你,给她足够的威胁,让她知道大周局势一点乱了,室点密可汗会不顾一切放弃西方,转而全力维持突厥汗国的统一,继而率军杀进河西,挺进关陇。面对突厥人的威胁,天骄只有妥协,他们只能按我的办法做。”

    “你的办法?你有什么办法?”江南眼含疑色,嘴角微微上挑,“这么长时间了,我看你一筹莫展。你能想出什么办法?”

    “你不相信我?”李丹冷笑道,“难道你和天骄一样,也希望大齐的军队杀进关陇?希望大周败亡?”

    “从中土形势考虑,大齐有绝对优势,人口、军队、财赋,等等,这些都是大周无法抗衡的,别的不说,就说治国之策,你们就和大齐有相当的差距。治国之策来源于何处?渊博的儒家经学。儒家经学来源于何处?门阀。”

    “江左诸国两百多年不倒,凭的难道是长江天险?拓跋大魏雄起于中原,凭的难道是强悍的铁骑?不是,是江左、山东门阀和他们传承了数百年的儒家经学。”

    “说句实话,你们大周除了陇西李家,其它都是二等门阀,而陇西李家是靠与山东高门、与拓跋皇族联姻才取得一等门阀的地位,陇西李家并没有深厚的儒家经学基础,和山东的崔家、卢家、王家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治国靠什么?社稷的长治久安靠什么?靠得是经学,是儒学。”

    “宇文泰在世的时候,虽然依靠关陇苏家的苏绰和山东卢家的卢辩依周礼建了六官制度,又采用苏绰的《六条诏书》为强国之策,但我三年前出使中土的时候,曾在山东和江左看到他们的治国制度,听到了很多对于大周国策的非议之辞,感觉大周实施的这一套的确差强人意,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