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风云篇——第十一章 对与错(2) (第3/3页)
说周瑜。这就是三国演义群英会地取材,时间上却比书的蒋干过江晚了两年,也再次引发了赵羽的感慨之情。
再说曹军逃到华容道时。那是饥寒交迫,心神恐惧。相互扶着。勉强而走。走上华容道后,曹军兵马更是拥挤不堪。几乎停止不前。原来,华容道是一条小路,最窄处并排只能过两匹马,曹军此时人饥马乏,前途迷茫后有追兵,一心想赶快回到江陵,可道路狭窄,人马为了争先,是拥挤在一块。更惨的是,这里前两天一直在下雨,道路泥泞不堪,到处是积水坑洼,更是加大了通行难度,脚踩下去,就陷入泥,很多士兵从泥里只拔出了脚,鞋留给了泥坑,简直是寸步难行。
曹操一看,照这样下去,很快就被孙刘联军撵上了,大家都要死在烂泥滩里了。在左右观察了一番后,曹操下令没有受伤的士兵赶紧到道路两旁的人家里去“征用”草料,再让体格健壮的部分士兵到两旁去割草,扒拉一些灌木树枝前来。不多时,士兵们采用各种手段弄来了草料灌木枝等,曹操便让他们将这些东西铺到泥泞的路上去。果然,有了草铺在路面上,人马都能够走了。曹军上下大喜,赶紧踏上了人工草路。然而,草铺得比人跑的慢,后面地一段路铺好了,前面的路尚未铺,还有兵士在铺。可等候的曹军已经等不及了,看到路好走了,都挤了过去,可怜这些还在为身后兄弟铺就逃生之路地士兵,却都被蜂拥而来的人马踏翻在地。
倒地地士兵惨呼嚎叫起来,但曹操面对他们,不过犹豫了一下,就喝令人马践踏而行,顿时,那些倒地地军士与他们铺的草一样,成为了曹军大部队地垫脚石,死者不可胜数,伤者号哭之声于路不绝。
曹操既已经脱离了华容道的羁绊,根本不曾回顾一下泥潭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小兵,而是急速向江陵驶去。等到了江陵城外,获知消息的江陵守军才迎出来不远,可见,曹操此败多么的迅速。曹操至此也才松了一口气。一脸黑线地进入江陵城后,守备赶紧准备吃穿等物送到曹操面前,曹操一看,却是放声大哭。
就在众人大惊不解之时,就见曹操捶胸顿足道“奉孝,奉孝,你如何弃我而去,是操未听尔言,若及早退兵,焉有此祸!而今你走了,操向谁道歉,何处懊悔呀!”
曹操身边的人都低下了头,当初,他们几乎都主张进攻江夏威逼江东,对郭嘉的反对多少也有些这次你一定会输的感觉,眼下的事实又一次证明了郭嘉的正确性,曹操的痛哭声,包含着对他们无声的谴责,这让他们很是难受。
老贾的脸上也是青一块红一块。贾诩并不比郭嘉差,也是反对出兵江夏的人,郭嘉让曹操退兵的理由与他的进言也几乎一样,但他却没有郭嘉那种直接面对曹操,什么话都敢说的勇气。他从曹操的痛哭感受到另一种含义,那就是忠心,曹操哭的除了郭嘉的计谋还有郭嘉的忠诚,而这点,恰恰是他所不足的。明哲保身的他此时也有了一丝后悔,如果当初他再坚持一下,如果他在赤壁小战失利后进言说几句话,如果……可惜,已经没了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