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钟亦县与角斗场 (第2/3页)
么刘恒真不明白,武道修行还有什么意思?
至少刘恒觉得,如果修行无法改变命运,无法超脱固有的藩篱,修行的意义将荡然无存。
“怎么会没有意义?”陆尚反而很诧异,“修行之后,我们就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变得不凡了,可以说除却魂修外再无高峰,能从此俯瞰芸芸众生,这样还不够吗?”
这样够了吗?
刘恒突然就愣住了,因为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
究竟,为何而修行?
从开始到现在,他对修行的追求,已经经历过无数次改变。而今变成这幅样子,却让他跳出了原有的藩篱,有机会换个心态重新回顾此事。
“最初,我只是为了满足何伯的期望,继承家族爵位,后来是为了逆势而上,为家族重新夺得一个爵位。然后,是为了解救何伯,接着是为了延续寿命,再后来只希望能看到更高境界的风景。”
“死前”的经历,一幕幕重现在他心神里,曾经觉得无比重要的事物,而今竟有种难以言喻的陌生,“曾经的我已经死了,新生的我,再无任何的牵绊,那么……我为何还要修行?”
他忽而茫然了。
死前他已经竭尽全力做到了最好,很多追求最终都得到了妥善的结果,顶多剩下一些小小遗憾,然后因他之“死”落下了帷幕。可以说重新苏醒的他清清爽爽,再没有任何渴求,但是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醒后根本没有多想,又开始琢磨起了修行的事,并且付诸行动。
“是习惯了吗?”刘恒喃喃,垂首望向伸出来还控制不住颤抖的苍老双手,只觉修行对于他而言,恐怕是习惯到变成本能了,才会如此念念不忘。可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不对,“应该是体会过那种命运全由自己掌握的力量,即便失去了也还想重新找回来才对。”
这种感觉,无关强弱,只关乎本心。
“这才是我修行的根本原因。”刘恒眸中迷茫尽去,心中道:“换做我是陆尚,倘若修行有成,命运依旧不由自己掌握,那我绝不会修行!”
而此时,陆尚饮了口茶,望向窗外,“比起这个,白兄还是关心一下角斗场的事吧。”
“嗯?”
陆尚目光幽远,“白兄是外来者,想必不会像那些村民一样好糊弄,有些东西应该心里有数了吧?我就先给白兄说说有关儒门陈家的事,也好让白兄心里有个谱。”
提了角斗场却没说,反而转到陈家,照理说话题太过跳脱,刘恒却很明白其中的用意,感激道:“请陆兄教我。”
陆尚摆摆手,“非灵原人,或许很难知道儒家在灵原究竟有怎样的权势,这么给你说吧,有句民间俗语是,朝代更迭而天不易,话里说的天不易,你该明白指的是什么吧?”
刘恒悚然,心里暗道好一个俗语!
任由朝代怎么更替,灵原子民头顶上这片儒家笼罩的“天”却是永世不变的,一句俗语,道尽了灵原众生“听天由命”的悲哀和无奈。
“打个比方,”陆尚看向路边渐次出现的屋舍,“我们即将去的钟亦县,有县令有驻扎的军伍,有册封的勋贵,然而接到朝廷赫令,第一时间并非执行,而是去征求陈家的意见,再按照陈家的意见行事。至于册封的勋贵,历代只在京都醉生梦死,却都未踏进过自家册封下的钟亦县。百姓更是只知儒门陈家,不知县侯为谁,历朝历代无不如此。”
他说得平淡,刘恒却心神微震。
“像是黎合族这样的小族,丁口不过数千,仅仅在乙十三坊中掌管捶打一道工序。成就一件器皿,需要好几个小族默契配合,才能铸就。如是工坊,仅钟亦县就有近百座,可谓全县皆入工坊。”陆尚平静地道:“而陈家治下有诸如钟亦县的八县,家产尽占八九成,数百万黎民一辈子皆为陈家工役。”
“至于陈家,祖上乃是一位亚圣人弟子,传世千年,虽说除祖上外再没出过显赫人物,可是姻亲遍儒门,便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