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五十六章 四海商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五十六章 四海商会 (第2/3页)

  这样的燕归言,倒不怎么让人反感了。

    至于燕归言,十多天下来,对刘恒的印象也有所改观。

    毕竟刘恒同样不能算纯粹的武者或武将,他早年读书,小小年纪已经阅书千卷,有了士子境的牢固根基。后来虽说弃文从武,这些年际遇非凡,又有悟读灵心,反倒比寻常读书人多了很多阅历和体验,闲谈起来也能对答自如。

    这就让燕归言刮目相看了。

    照他的话说,原本见刘恒以刀代笔做了半首怪诗,只以为刘恒是个不通文墨的粗鄙武将,没想到还有些见识。

    其实燕归言心里,远比口中所说的还要更欣赏刘恒。

    别人不知道,他自幼天资超凡,又有众多名师敦敦教诲,是以打一开始就远超出世俗所谓的神通天才们。等到他及冠,已经很难找到还能交谈的同龄人,甚至于有些学问略差的先生,有时都会被他问得哑口无言。

    就这,还是在他文武同修的情况下所得的成就,足见他的天资有多么惊人。

    长此以往下来,他性格变得有些狂傲,也就成了情有可原的事情。而且在他的故土,这样的他还被无数人交口称赞他的谦逊,奉之为俊杰典范。

    时至如今,能和他闲谈的同龄人是越来越少,是以在发现刘恒的不凡后,他心里的震动可想而知。

    “如此人物,岂能不在我麾下效力?”

    要是刘恒能知道,平日的闲谈竟然也会让燕归言更加坚定了收服他的心思,他肯定绝不会再和燕归言多说哪怕一句话。

    不过接触多了,燕归言也发现刘恒对功名利禄、美色权财都不大看重,寻常手段怕是对刘恒无用,是以燕归言暂时按耐下来,再没有急于妄动了。

    他只是暂时的隐忍而已,不会放弃,尤其刘恒的抗拒更激起了他的好胜心,如今打定主意要和刘恒耗上了。

    他信奉家里长辈的一句名言,世上绝没有无欲无求之人,只要对症下药,能叫圣人叩首。

    这并非一句妄言,而是燕归言祖上,真有一位先祖成功让圣人对其叩首过。或许也正因为这事,让燕家在外人眼中变得格外骄狂自大,而燕家人本身,也因此缺少凡人对圣人的那种敬畏,身为家中骄子的燕归言就更别提了。

    信奉这句家族名言的燕归言,绝不信刘恒真就无欲无求,只是他还没找出刘恒的欲症罢了。他打定主意后,不会吝啬多给自己和刘恒一点耐心,因为他深信总能对症下药,最终征服刘恒!

    一如既往,战无不胜!

    哪怕收复手下这种事情,燕归言一样不愿失败,为了胜利,他往往都有充足的耐心。

    而刘恒,这些天除了修炼神魂,就是在为游家担忧,早没心思理会其他事了。

    越是搞不清具体形势,担忧就越重。

    这么过去十来天,转过一座巍峨山峰,河岸渐渐多了人烟,再往更远处看去,遥平城已经遥遥在望。

    行船的这条北珠河,左边河岸就是庆州,右边河岸则是忠州。而遥平城,虽说不是忠州首府,但因为毗邻水路要道北珠河,占着地利,同样成了忠州数一数二的一座大城。

    结合胡玉酥和那贵公子的说法,如今想要寻找游家人,最快最省事的方法就是去找为游家经营商财的四海商会。同其他大多数商会一样,四海商会暗中投效了游家,这已是江湖默认的事情。

    总体来说,四海商会在商家的地位不上不下,和游家在天下的地位类似,二者暗中走到一起,恰如其分。

    不上不下的四海商会,规模自然不能和七大商会相比,做不到天下尽是分舵,所以必须要到类似遥平城这样的大城,才有可能找到四海商会的分舵。

    来到城下码头,刘恒再不掩饰自己的心急,抢先下船去往城门,胡玉酥和燕归言相顾愕然,因为很少见到刘恒心情外露的时候。

    燕归言眸光闪烁,嘴角渐渐勾起一丝玩味的笑意,立时兴致大增。胡玉酥虽然担心刘恒,还是不得不先忙完运货的正事,等大头处理得差不多,剩下的交给放心的手下,这就乘上车急急追去。

    “他去了哪里?”

    关于游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