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十日 (第2/3页)
魂不散!
他不禁惊奇,到了这地步都无法了结,当年的仇怨究竟有多大?
这分明是要斩草除根!
只是见黄儒世不愿深说,刘恒也不好多问,但话说到这地步,刘恒的好意显然只能作罢。他皱眉思忖以后,拍了拍黄儒世肩膀,这才朗声道:“黄先生既然不愿贪图虚名,那就换个名字……这城号称十日建成,恐怕任何词与名,都比不上‘十日’二字更能彰显诸位的付出,我看这城索性就叫十日。”
十日?
众将士一阵骚动,个个面露古怪,只因这名儿怎么听都有些奇异。可是议论下来,他们叨念几遍,竟觉得有种非凡的气魄,甚至还带着一点上古神话的韵味,顿时觉得很有意思。
“十日,十日,知道的是说纪念十日建城,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什么来路,还能和上古神魔扯上关系,哈哈!”
“说的是,我也觉得这十日之名念起来颇为霸道,甚合我意!”
“传闻上古有十日乱世,惹来神明不悦,拉神弓连射九日,若非亲眷劝阻,他连最后一日也能射下,好不威风!”
“好好,这名字也好!”
“就是十日城!”
……
刘恒听得微微怔住,却是经他们提起才发现,自己突发奇想的名字竟然还有这样的寓意,随后自己暗念几遍,也觉得很是奇妙,不禁朗笑道:“好,就叫十日城!”
而他身边黄儒世,虽说明知不该这么做,但能有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池,对工家传人有别样重要的意味。如今因为自身难言之隐错过了这等机缘,黄儒世心里还是难免闪过百味杂陈的复杂滋味。
好在他自己明白事理,很快压下了心里诸多杂念,郑重恭请道:“请恩主亲笔!”
为了这一刻,他早有准备,此时一声令下,就有工匠和随军快步到来,满是激动和兴奋,个个满面红光摆上桌案与笔墨纸砚,在旁齐声道:“请恩主亲笔!”
刘恒也不推辞,提起那青毫大笔就书写下去。
他毕竟是学过学问的,哪怕耽搁了数年,此刻动笔除了开始时的生疏,很快就找到了感觉,两个大字行云流水般写就。
“好字!”
牛自斧早就从城头跃下,那魁梧人影在城墙连点几下,就跨越了足足百多丈的高度,大步奔来遥遥看了一眼,就哈哈大笑地夸赞起来。
刘恒直觉无语。
他这模样,恐怕字写得好坏根本没看清,这纯粹是看着人来夸赞的。
不过两人交情渐深,刘恒也明白他是个什么直脾气,自然不会跟他计较。他自己低头看去,就见这两个字写得还有当年求学的痕迹,却比当年多出一股杀伐之意,更见筋骨,苍劲有力,似乎隐隐有了自己的风范,于是自己也深觉满意。
“苍莽雄劲,气魄自存,果然好字!”旁边黄儒世看得双目一亮,对刘恒更是高看一眼,心里忍不住暗道:“恩主笔力惊人,想来曾经做过学问,还有军伍生涯的影响,使得如今笔书更显独具一格,已然有所成就,实在不简单。”
至于其他将士,一群武夫和牛自斧一般模样,哪里管得字本身到底写得好不好,只要是刘恒亲笔写的,他们就跟着牛自斧一片叫好起来。
“行了,既然城名已定,城头石匾的事情也就交给黄先生了。”
刘恒笑笑,不理会这群军汉的胡乱鼓噪,把这两字笔书交给黄儒世,黄儒世郑重接下,又递给身边相随的工匠。工匠恭敬捧着这份刘恒亲手笔书快步离去,显然拿去开始督造,竟是半刻也不耽搁。
定下名字来,黄儒世才恭请刘恒继续入城。
因为出了这桩事,好些将士显然想要借机偷懒,嘻嘻哈哈也下了城头,簇拥到刘恒和牛自斧身边就开始诉苦。
刘恒自然知道他们是什么心思,除了邀功就是偷懒,只是想到他们这段时间的确尽心,也就任由他们去了。
“连道路和坊市都造好这么多了?”
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