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三十八章:贵州茅台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三十八章:贵州茅台酒 (第2/3页)

按照南中的条件,这些基础建筑其实可以放缓,因为对南中来说,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过现在为了快速发展南中,荀彧干脆将所有项目一起上了。

    反正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华国可以说富得流油,荀彧花起钱来毫不心疼。

    这些项目众多,整个南中,几乎除了无法动弹的老人和嗷嗷待哺的孩童之外,剩下的百姓都有工作可做。

    每天管吃管住,还发十个大钱的工钱。

    额,当然了,十个大钱只是基本价格。

    重体力活或者技术活,工钱还会上涨。

    一个勤快的妇女,基本上都能拿到十个大钱。

    现在荀彧嫌麻烦,已经不再用工钱抵押粮食。

    不过百姓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官府平价售粮,买多少有多少。

    不过每家每天都要限购而已,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担心粮食不够吃的。

    而之所以每天限购,还需要凭身份证明来购买粮食,官府也给出了说法,就是怕蜀汉还有曹操方面跑来购粮。

    对于官府,百姓们都极为信任。

    因此,南中百姓个个都干的热火朝天。

    他们盘算了一下,现在做工一日三餐管吃,每天至少还有十个大钱的工钱能拿。

    就这么做到年底的话,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全家合到一起的话,是好多小钱钱啊!

    不行,数字太庞大了,有点算不过来的赶脚!

    不过,能够一直干到年底的话,光是这段时间的工钱,就抵得上以前好几年的积蓄了吧?

    不得不说,跟着大华皇帝,好日子马上就来了。

    ……

    其实从古至今,发展一个地区最快的方法就是招商引资,大搞建设。

    君不见现在好多困贫地区,不惜借贷都要大搞特高形象工程吗?

    因为一搞形象工程,JDP马上就上来了,政绩也马上就出来了!

    JDP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作为政绩的一个衡量标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一上项目,就会促动多方面的消费,能够在整体上拉升一个地方的经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