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00 (第3/3页)

机四伏的恐怖感。

    走了一小段路,里面乌压压的一片,走路须得小心小心再小心,妈突然感叹地说道:“这竹子长得也正是快,算起来我也就是年把没来过,怎么感觉你舅婆家这片竹林都长密了不少,我刚才差点都认不出来了。”

    原来是妈也有这种感觉。我还以为是我好几年没有来过,有差别也是正常。

    此时虽然已经是秋天,但外面的气温仍然带着盛夏来时的余烫。竹林里小路上因为落了一地厚厚的竹叶,脚踩在上面松松软软的,有点失去了脚踏实地的那种安稳感。

    我记得原来在竹林地面上,舅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拾一下,竹林里根本就不会积叶。

    大概老人家年纪也大了,收拾不过来,就不管了,不过想来不收拾也好,这样它们就能等到腐烂以后再变成竹林的肥料,这反而倒是一个好归宿。

    除了地上的厚积的落叶,竹林里还有此起彼伏的虫鸣鸟叫声。不过我和妈走着走着,我一脚一脚踩着那些被堆了起来的,厚厚的竹叶上时,突然想到一个可能……

    “妈,这里叶子堆这么厚,里面会不会有蛇呀?我听说竹林里面经常有竹叶青那种毒蛇。”

    我也是这回才想起来那时候舅婆就说过,就是因为担心竹林里积落叶以后招蛇,所以她不管再怎么辛苦也还是要坚持清理掉竹林里的落叶。

    “哪来那么多毒老蛇,我活了这几十年,也没见过几回,我是听老辈人讲过,讲我们这个地方,虽然老蛇多,但多数都是没得毒的。”妈回答我说道。

    就在这一会儿话间,已经隐约能看见竹林的小路尽头。

    一所大瓦房端端正正地立在外面,这所瓦房是完全对称的,两边是住房,中间是堂屋,用来供奉菩萨像。堂屋后面最小的一间屋子一般用来装粮食,做粮仓,不过要是有一家子人多的,堂屋后面那间就会成为一家老两口的归宿。

    贴着竹林的尽头处的,一堵仿佛是碎石片砌起来的,半人高的矮墙,这就是乡下人家用来圈院子的围墙。

    说到这个,我真是不得不感叹一下,乡下人家真是缺啥也不缺土地,就拿平寨这个地方做例子,这里几乎是家家户户,都能圈个大院子,院子旁边还有各种各样家禽的窝和,而除了这些,人家还能在院子旁边弄个菜圃啥的,而在院子的另一边,还能有片小竹林,或者小果园什么的。

    我和妈人虽然还没有走近那院子,但已经听见前方有人的说话声,再一瞧,又隐约隐约瞧见院子里,有两个声音,一个佝偻着背坐在高板凳上,另一个正不知道在忙活着什么,站在坐着的人面前手舞足蹈,完全停不下来的样子。

    我不禁好奇地猜测这院子里二人的身份,我记忆中,舅婆身量要比舅公小一些,但是背挺得笔直,整个人就像竹林里的那些竹子们。所以坐在板凳上的人绝对不是舅婆。

    而舅公,他个子似乎也并不高大,早些年倒是就有些直不起背来,由此可以推断,做着的人十之**就是我舅公,可站着那人是什么人呢?

    不过这个都不重要,反正长辈有人在家就可以了,其他事情都和我们没关系。

    见到人影以后,妈拉着便我不自觉地加快了步子走过去。

    那我们快要走到院子的时候,院子里的两人像是有所察觉,停下了自己之前的动作,突然都一起看了过来。

    院子里,高板凳上坐着的果真是舅公,而他对面站着的人,我似乎有些印象,好像以前见过几次,我我确实不怎么想得起来来了。

    正在我还疑惑的时候,舅公站起身来,便朝我们走边喊道:“老三媳妇啊!咋个带个小姑娘来了。”

    妈赶紧笑着回答道:“喃子小姑娘哦,这是宁乔,我们家小念念。这几年出去读书了,没回来,这会回来好多人都认不得了,就说要我带她来舅公舅婆家看看你们。”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