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3 曼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163 曼娟 (第1/3页)

    ……

    “为什么要去找?”

    这就好像是问他为什么要对一个人念念不忘一样,我问完就觉得后悔了。

    如果有一天,先生不见了,难道我能平静地说服自己放弃吗?

    “我管他什么阴阳,什么生死,我只知道,我想再看她一眼,否则余生都睡不安稳。”杨鑫赋不冷不热地说着,仿佛只是如吃饭喝水一样的小事。

    推人及己,我又怎么做得到冷眼旁观,如此,我方点了点头。

    “那么,你先说说那人。”我报以一种怜悯的情绪询问他。

    “她是个……呵……”

    杨鑫赋那双冰冷阴鸷的眼睛渐渐柔软下来。

    在他的回忆里,有一间花浓别院,院里有一个比花还要娇艳的姑娘。

    姑娘一双巧手,专司锦食。

    少年时,浮生偷闲,一盅佛跳墙,一盏桃花酿,便惊艳了他的素年。

    杨鑫赋和所爱之人的故事是沉淀在一粥一饭的食物香气里的。

    他说那姑娘姓许,名叫曼娟。

    认识曼娟的时候,杨鑫赋还在上高中,而曼娟是已经二十来岁的成年女子。

    初中毕业后,许曼娟就已经辍学打工,只是因为两家离得不远。杨鑫赋才知道曼娟打小就没了爹妈,是奶奶带大的,后来她奶奶病重,这才从城里回到乡下。

    曼娟是个小个子的姑娘,却能一肩挑起了家里所有的农活,杨鑫赋见过别的女孩子的手掌心都是软软绵绵白白嫩嫩的,而曼娟的手心却沟壑纵横结满茧子。

    不过好在曼娟到底还是个精致的姑娘,除了手保养不了。打从回到老家以后,曼娟很快就将家里的农家小院打理成一个精致花园,院里种着四季花卉,蔬菜瓜果,甚至还架有一架秋千,摆有一套古人静坐时用的桌椅。

    到了农闲时候,曼娟就换上素爱的衣裳在院里看书,或是侍弄花草。

    曼娟尤爱美食,她的书籍多是各地食记。她会集四季的花果,酿成好酒,埋在院子的地下,等到来年招待亲友;她也会煮书上写的东坡肉,会炖佛跳墙,会熬莲叶羹,甚至会烤鲜花饼……

    她的美妙就在每天钻研的各种各样饭菜香气里越发鲜妍。

    一粥一饭间,许曼娟将大部分人眼里心里都觉得痛苦的乡下日子过成了诗情画意。

    少年时代的杨鑫赋喜欢上了二十出头的邻居家姐姐许曼娟。

    这份喜欢如同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这个即将成长为男人的少年;这样的喜欢来得悄无声息,也分担到杨鑫赋的四肢百骸。

    所以,他一点都不知道。

    反正杨鑫赋是这样告诉我的。

    后来,杨鑫赋升学,考得很好,但是学校在外地,所以要告别家乡。

    这个时候,他才隐隐察觉到心思。

    带着对许曼娟那份无法言说的,夹杂着人间烟火的喜欢,因为年少羞愧,最后他没有告别就走了。

    喜欢,思念,各种各样的情绪就在日久天长里渐渐发酵,孕育成缠绵悱恻的爱意。

    逃避的时候,他也尝试过用一手漂亮的好字写出一封封感人至深的情书,用以讨好其他漂亮姑娘。

    他学习着一个行走在人世间的风流浪子,明明不曾托付感情,却又故作情深。

    爱情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来的时候如此不可违抗,所以后来杨鑫赋开始妥协,他开始收敛,他发誓今生今世,必要学有所成,以后出人头地,如此才能在开诚布公的时候保有三分底气,同时也能给心里那么美好的姑娘他所想要给她的一切。

    可是没多久,远在他乡的杨鑫赋在家人闲谈中得知一个消息。

    许曼娟要嫁人了!

    对方是从部队退伍回来的军人,他们彼此都很满意对方,将来也可能会很恩爱。

    那时候杨鑫赋才明白,他明白得太晚了,没有付出过行动,他所假设的一切就真的只是他在独自假设而已,其实才从头到尾,许曼娟的风月爱恨都和杨鑫赋无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