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6 宁致远的心结(不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16 宁致远的心结(不救) (第3/3页)



    “为什么要这样对他们。”爷平静地问道。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他们做错了事,受到惩罚,这是天经地义天经地义,”我回答。

    爷忽然厉声斥责道:“混账,一个小女子而已,你以为你是什么人,天都管不了的事,你凭什么管?自作自受!”

    妈似乎完全没有反应过来,被爷这一声呵斥震得发懵。

    我抬起眼皮,看了看爷,他表情眼皮耷拉下来,湮灭了里头所有的光亮。

    他说:“我能救你,但我不会救……”

    说完,宁致远转身要往外面走,耳边是儿子和儿媳的哀求,可是他的步子一点也有停下来,这是他心里的一个结,这个结,结了一辈子,现在终于要解开了,他怎么会亲手去阻止。

    现在想来,那是很多很多年以前了。

    那些年代久远的,细枝末节的往事,在脑海中多次倒带重播后,他都开始怀疑它们的真实性,是臆想,还是梦中的场景。

    1947年,土地改革白热化,**中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土地。并对地主富农阶级进行批斗。

    由四川进到贵州,有个寨子,寨子里有个大户人家。

    这户人家原本是这一片的地主。

    因为夫人和善,跟周围的农户相处很好,到红卫兵盛行,大搞批斗时,在众人的包庇下,这一家往东南方向的戈雅逃了。

    当然,那时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将要逃往的地方在戈雅。

    那年宁致远刚十几岁,跟着父母一起东奔西走,夜晚赶路,白天就躲在山里,好像亡命天涯的罪犯。

    一个清晨,山里天空是铝灰色的,迷迷茫茫,混混沌沌……

    宁致远躺在林间植物茂盛生长的幽深处,放眼一望,密密麻麻的松衫树林里,有一棵老槐树的树冠高高耸立在矮矮的松衫头上,遮天避日。

    民间老人们常常说,槐树阴,门前种槐树,那宅子会变成阴宅,村口种槐树,也会坏一个村子的运气。这越老的槐树就越容易招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