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五章 孔明云长论春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五章 孔明云长论春秋 (第3/3页)

关羽起身,盘坐在席塌上,呵呵一笑,“无知小儿,可知春秋呼?”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时间,多少经典绝迹,然而唯独放过了‘春秋’,可见此书不凡。

    后世有诗赞曰:

    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

    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

    何妨一学关帝,挑灯清夜读《春秋》。

    诸葛亮微微一笑,并不恼怒,“春秋者,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关将军好读春秋,真是敬佩。”

    关羽听到后,十分动容,“没想到你这黄口孺子,也知春秋大义?”

    诸葛亮轻摇羽扇,“不知关将军正在看哪一段?”

    “昭公十六年。”关羽傲然道。

    诸葛亮朗诵起来,“昭公十六年,春,齐侯伐徐,楚子诱戎蛮子杀之。

    “夏,公至自晋。秋八月已亥,晋侯夷卒。”

    “九月,大雾。季孙意如如晋。”

    “冬十月,葬晋昭公。”

    兵士们都听说过春秋可牛逼了,但一个字都不知道。听到诸葛亮只是听到一个年月,就能够琅琅之声背诵而出,皆露出敬佩之色。

    关羽原本震惊诸葛亮竟然能够随意背诵出来,但忽然哈哈大笑,“本以为你小小年纪能道出如此深厚的春秋大义,实乃蕴大才之人。却是没想到,也只是虚徒之辈尔。”

    “可知我为何如此说?你背错了。九月,大雩,非大雾。”二爷冷视过去,非常不屑。

    士兵们也都很吃惊,诸葛亮是什么人,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无论是秦野这般的诸侯,还是郑玄那样的儒家协会会长,都对他高度赞扬。

    他距离名士,也就是岁数的差距了,能够背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