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5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35章 (第2/3页)

的,他毫

    。。。。。。。。。。

    无顾忌的追求快乐,肆无忌惮。

    而自我和超我是受“现实原则”支配的,尤其是超我是社会化、道德化和理想化的象征。其实在自我的成长阶段,本我的一部分意识已经遭到了压抑,这就是潜意识的形成过程,在逐渐形成超我的过程中,本我的意识和行为被全部的压抑到了潜意识部分,本我和超我达成了妥协。

    在儿童的成长阶段,父亲的形象是一个超我的象征,“我也会成为父亲的”的信念促使本我和超我和解,本我回归到潜意识部分,仅仅在父亲不在场的黑暗中才出来捣乱。

    《神雕》的文本中,主要的是讲述杨过的成长过程,虽然这一过程是一个艰难的寻找失去父亲形象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解读为受“快乐原则”支配的本我通过不断的遭遇打击和挫折并最终被压抑到潜意识,受“现实原则”支配的超我形成的过程。

    看待杨过的成长,早期的是非观念的淡薄,为人处世任意为之。他的一系列的行为令人瞠目结舌。比如开头的认做欧阳锋为父,而后怒反重阳宫,接着拜小龙女为师,甚至娶师为妻,都可以用作大逆不道来形容,其中本我的影子立现。

    但是在这些事情发生的中间,也有将要变化的契机。

    郭靖作为他理想父亲的形象,从收留他开始就已经在他心目中根深蒂固,并且一直都是潜移默化的对他产生影响,改变着他的性格。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本我对这种影响潜意识是进行反抗的,论据之一就是杨过在郭靖镇守襄阳城期间对其进行刺杀,以报父仇。

    这个刺杀事件就很有精神分析的内涵。

    本我对父亲形象的反抗,从根本上来说是想取而代之。

    但是这种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最终被“阉割”了。

    对父亲进行了屈服,慑于父亲形象的权威,他会顺应现实的原则,接受父亲形象对他的影响,从而被引进象征性的社会男子的角色,并最终克服了俄狄浦斯情结,成为了新的父亲的形象。

    在本我克服俄狄浦斯情结的过程中,也即杨过从逍遥到拯救这一角色转变的过程中,或者说逐渐回归到儒家文本本位的过程中,他经历了艰难的选择。

    这个过程中,东邪、西毒、北丐的角色的安排在作者的笔下同样有很深的精神分析的寓意。在向父亲的形象归属的过程中,西毒最先是他的事实上父亲形象。

    西毒在《射雕英雄》中的大恶人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所以作为杨过的第一个父亲的形象在读者的阅读视野里复活的时候感觉不是很恰当,但是西毒的疯弱化了这一事件的严重性。

    事实上,我认为西毒是首先作为本我的形象来出现的,而北丐的侠义之胸很显然是作为正义的超我形象出现的,这两个人对杨过的影响是一正一邪,势均力敌,他们二人在华山之颠,携手共亡,或者握手言和恰恰证明了本我和超我的不相上下的一种局面的出现。

    但两人临死之前的大彻大悟也深深的暗示了本我向超我转化的可能性。

    也许这种分析有些牵强,但是我并不认为这些人的出现和作者的安排是随意的,尤其是华山之颠,两人大悟之后的携手共亡,更有作者很深的用心。

    而后出现的东邪则代表了另一种杨过可能选择的人格模式,也是和他的性格有较大的相似之处的人格模式。

    可以说在杨过携雕修炼之后,他所走的道路基本和东邪所差无几。

    在江湖上,一人一雕,千里独行,管尽天下不平之事。但是他和东邪还是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小龙女难以忘情。

    等到十六年后,随着在绝情谷中发现小龙女仍然生还在世,两人神仙眷侣充满希望的生活的开始,已经让他彻底回归到了儒家文化的本位。

    《神雕》中第三十九回,“大战襄阳”的最后一页中,杨过和郭靖大败蒙古军队回到襄阳城后,看到军民夹道欢迎的场面,对杨过有一个很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很是画龙点睛:“二十余年之前,郭伯伯也是这般携着我的手,送我上终南山重阳宫投师学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