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8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18章 (第3/3页)

蓉郭靖很可能籍籍无名,可是生活又哪点合理了,在荒谬的世界里追寻合理岂非荒谬。

    黄蓉与最后的襄阳城破是金庸留给郭靖奋苦一生的奖励,我宁愿相信这个奖励的真实与合理。

    黄药师是欣赏他的,黄药师与郭靖之间包含了如此之大的矛盾,是人格直接生硬的摩擦,如此我仍认为黄药师是欣赏他的。郭靖身上具备黄药师不愿拥有但拥有过的东西,是一种救世人于水火的向往。

    黄药师的愤世嫉俗很大程度是被逼出来的,世人多不待见才智超绝之辈,反尽力打压,如此似乎在心理上能得到莫大的慰藉。

    黄药师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琴棋书画,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无一不晓,无一不精,才智无人可比。

    世人却给了他莫大的失望,聪明如他知道这是一种无能为力的东西。

    他缺少一种包容的气魄,这是很多天才的通病。

    黄药师敬王重阳与洪七公,敬的无非是那份自己不甘的心境。

    郭靖同样做到了,他是一个被历史赋予使命的人,他是一个等待英雄出现的英雄。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值得被歌颂,纠缠于这句话背后的莫可名状的东西却可歌可泣。

    我们得挖掘自己悄无声息的真实于侠义之上。”

    ╭(╯ε╰)╮

    “我感觉,书中用心良苦的应该是洪帮主才对。

    作为帮主,洪七公对于丐帮的稳定和发展可谓用心良苦。

    洪七公当上丐帮帮主,接手的丐帮是一个烂摊子,“当年第十七代钱帮主昏暗懦弱,武功虽高,但处事不当,净衣派与污衣派纷争不休,丐帮声势大衰。”

    稳定影响发展,当时丐帮是江湖中的第一大帮,内部的稳定与否对丐帮的兴衰影响至关重要,当时丐帮的衰落正是因为内部净衣派与污衣派的纷争,所以,对于洪七公来说,首要任务是平息净衣派与污衣派的纷争,稳定内部。

    净衣派与污衣派的纷争不仅由来已久,而且牵扯着丐帮中种种利害关系,“原来丐帮中分为净衣、污衣两派。

    净衣派除身穿打满补钉的丐服之外,平时起居与常人无异,这些人本来都是江湖上的豪杰,或佩服丐帮的侠义行径,或与帮中弟子交好而投入了丐帮,其实并非真是乞丐。

    污衣派却是真正以行乞为生,严守戒律:不得行使银钱购物,不得与外人共桌而食,不得与不会武功之人动手。两派各持一端,争执不休。”

    净衣派与污衣派代表的是丐帮中的两股势力,很难说二者孰是孰非,所以,刚开始,“洪七公为示公正无私,第一年穿干净衣服,第二年穿污秽衣服,如此逐年轮换,对净衣、污衣两派各无偏颇。”

    其实,洪七公走的是高层路线,这固然是因为洪七公接任帮主时间不长,对两派情况的熟悉程度还没有达到了如指掌的地步,但是,更重要的是因为在丐帮中,高层长老的影响力很大,“洪七公道:‘现下你是帮主,我成了帮中的长老。长老虽受帮主崇敬,但于帮中事务,须奉帮主号令处分,这是历代祖师爷传下的规矩,万万违背不得。只要丐帮的帮主传下令来,普天下的乞丐须得凛遵。’”

    这是洪七公在重伤之际传位给黄蓉时的话,在这里,为了鼓励黄蓉,洪七公有意强调帮主的权威,但是,从言语之间还是能够体会到长老的影响力之大,这在后来岳阳城的丐帮帮主接任大会上得到了证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黄蓉是在得到了丐帮长老的认可后才得以接任帮主的。

    正因为如此,洪七公走高层路线的用意就是想首先缓和高层长老之间的矛盾,然后利用高层长老的影响力,自上而下地平息整个丐帮内部的净衣派与污衣派的纷争。

    在接任帮主的前几年,洪七公的这一措施还是有成效的,但是,接着问题就来了,“本来污衣行乞,方是丐帮的正宗本色,只是洪七公爱饮爱食,要他尽是向人乞讨残羹冷饭充饥,却也难以办到,因此他自己也不能严守污衣派的戒律。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