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章 (第2/3页)
族家庭,这已注定了他是个悲剧人物。
更何况,他出生成长的金国立国已有一百多年,由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式的汉人儒家文化的过分崇拜,当年依仗铁甲硬弓征服大宋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返。金帝国的朝廷已经
出一百多年,由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式的汉人儒家现北宋将亡前的所有迹象。
杨康虽然锦衣玉食,但国家却已是风雨飘摇。
其养父完颜洪烈虽然算是大金国里面数一数二的有心机的国家栋梁,可面对全面残破的局面,也是无力回天。
郭靖,则是成长于一个正在兴起的超级强权----蒙古。
他在蒙古的受到无比的重视,四犬之一的哲别收其为徒,以及与铁木真儿子拖雷的结为安答乃至后来立下大功被封为金刀驸马,充分的显露出了他与蒙古共同的成长轨迹,这也自然的使他的南下颇有点替蒙古先行的感觉。
从这点上说,杨康无论如何都只能是败给郭靖了。
很明显,作为蒙古第一灭亡对象的金国,一个成长在模仿汉人文化的大金国中杨康,如何能是崛起的超级强权蒙古下来的郭靖的对手呢?即便贵为金国小王子的杨康能依仗他父亲式的小聪明与心机与郭靖周旋一下,但怎能阻挡住背后有千万蒙古铁骑支持的金刀驸马郭靖呢?
杨康本是一个事事顺利年少轻狂的孩子,面对美女穆念慈突然兴起的轻薄,与他后面得知自己身世之后的迷茫均深刻的表现出这一点。
而这个十八年来一直为金人所养、心智都还未完全成熟的青年,突然面对自己身世的残酷真相,以及十八年来养父的全身心的养育,如何可能做出抛家舍业与大宋的高手一起来攻杀金国和他养父这样残酷的决定呢?
再看看另外一部有类似情节的,天龙八。
里面萧峰也是类似的遭遇。
他为汉人所养育,身世暴露之后明知自己为契丹人,且被汉人百般凌辱与追杀,却也不愿意助契丹人攻宋,杨,康面对同样的局面,其选择也就不出意外了。
不过可叹的是,杨康虽然有其养父的精明,还有超过其养父的无情,但不幸的是,他长在金,一个气数将尽的国家,本来作为小王爷,他的机敏与手段均已颇具其父的风范,倘若进入金国高层,纵然不能在蒙古的铁骑之下幸免,却也能战死疆场为国家出一分力。
但他天生不足,有太多的冲突恩怨和感情需要他去面对,所以游走于江湖和国家之间,终于不能善终。
而郭,靖,一个虽然长在蒙古却时时有人提点他是汉人,时时刻刻不敢忘记自己要报父仇的小子,生活自然是出奇的简单。
从头到尾,他不过是在完成别人从小给他灌输和安排好的生活:练武--比武--报父仇。
所以在干完这些事情之后,他会在华山论剑之后失去了方向,以致于开始有些疯颠的问出了“我是谁”这样哲学的问题。
在纷繁复杂的大时代,聪明机敏杨康的失败并非是他个人的失败,而是所有聪明敏感而又生活在这个矛盾社会中人的失败,包括金人契丹人汉人和其他所有活在现实社会人的失败。
而郭靖的成功也并非是他个人的成功,而是军事化的蒙古铁骑一心一意达到其最终目标的成功。
郭靖在经历完成愿望后的短暂迷失,又从中发掘出护国宏愿,虽然得汉人武功、江湖、人望与武穆遗书等所有精髓之帮助,虽然他也有蒙古的成长背景,可这背景也不过仅仅使他多守襄阳三年而已。
即便是融各国精华精神的郭靖,当他想挡住蒙古的铁骑的时候,也不过只能做到这样而已。
所以,射雕英雄中,根本就只有从能射雕的地方来的人才是英雄,其他的人,武艺再高,智慧再大,也不管有多温柔或精灵古怪,都不过只是这个大时代中,郭靖与杨康身边的配角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