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9章 人在江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9章 人在江湖 (第2/3页)

式,简直土气,遇到高手不趁机学艺,简直傻逼。

    所以读《离别钩》的时候,我很放心。

    不过我欣赏杨铮这个人的理念:做事动脑筋,但真需要拼命的时候,又敢于拼命。

    放眼江湖,能真正笑到最后的,几乎都是这样舍得一身剐的人。

    我也喜欢《离别钩》的叙事口吻,这一次挑大梁的不是江湖豪侠、少年英雄,而是逮人归案的捕头,如果没有遇到大风大浪拍案惊奇的事件,这些捕头也不过是娶个普通女人,白天公干,夜里回家,过最平凡的人生。

    我佩服作者在写过最华丽的冒险、最诡异的遭遇之后,还能欣赏这种日常生活里沉淀的美。

    可是后来,我变得更在乎最终BOSS狄青麟这边的情节了。

    一方面因为杨铮敢情是装弱,他不是不会招式,还藏着离别钩这件嗜血杀器。

    而且他这人太装了,蓝大先生好心救他,想教他几手,他得了便宜还卖乖,居然拍拍屁股走了,害得一心想报答他爹的蓝大先生只好激他出手,好指教他一下,结果葬送了半条腿。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看到了狄青麟的骄傲和寂寞。

    世袭一等侯狄青麟,本是多么根正苗红的一个娃啊,他当然有骄傲的理由,他就像男性世界的上官小仙,在男人的每个方面都已做到极致。

    但他也寂寞,他高处不胜寒,自认无敌手,他迷恋女人,又不愿被女人征服,是个爱无力患者。

    我不禁想,如果他真的能和思思在一起,会不会是对人人称羡的神仙眷侣?

    男人也许是真不该富养的,狄青麟出落得眼界太高,太爱自己了,从小应有尽有,这才视富贵功名如粪土。

    如果他像杨铮那样连饭都吃不饱,也许就能更懂得珍惜?

    他的母亲又有个朋友是绝顶高手,暗暗做了他师父,于是学武也占尽先机,又爱在密室训练,闭门造车。

    如果他像丁喜那样从弱小的时候起就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吃过拳脚,也许就能更尊敬对手?

    相貌、才智、家世、财富、地位、身手、兵器,什么都拥有,什么都上乘,什么都已臻顶级,这样的狄青麟,是不是已经感到了无生趣、穷极无聊了?

    所以有杨铮上门挑战时,他就差没有千里相迎了,他已太寂寞了,连青龙会的威胁,他也不放在眼里了。

    作者对狄青麟的判词是,骄兵必败,但这样的人,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他能不骄傲吗?

    任何人有这种条件都会是骄傲的,骄傲是应该的,应得的。狄青麟的问题不是他太骄傲,而是他不在乎道德正义,他的问题不来自于他自己,而来自于父辈。

    故事里是这样交代他的背景的,他的家是一座巨宅,却没有任何温馨的人间烟火,他的母亲曾是一代侠女,却没有把仗剑江湖的豪情传播给他,只是成天闷在佛堂里。

    他的父母享尽荣华富贵,死时也毫无痛苦,可是他们活着的时候,看起来也并不快乐。

    狄青麟是一个典型的只得到物质富足,没得到精神滋养的贵族子弟,他的苍白、冷血、麻木、孤傲,都是父母之爱缺失的后遗症。

    所以我对这个故事的总结是,屌丝逆袭高富帅。

    狄青麟和杨铮在一起时,反差确实强烈,对比确实鲜明。

    在满腔热血、不怕缺胳膊断腿的杨铮面前,狄青麟空虚得像一具完美的行尸走肉。

    离别对于杨铮来说,是为了更好地相聚,可对狄青麟来说,根本就没什么想与之相聚的人,离别谁也好,离别世界也好,根本就没有关系。

    他已经抛下了世界,世界当然也就不再需要他。”

    “电影很不错,在我看来武侠史上再也没法出现七种武器这样充满说教意味的作品了。

    离别钩,说的是离别,写的是相聚。

    人定胜天,终究是一句空话。离别钩的诞生,本身就是天意。

    残缺的“剑”,残缺的剑谱,却塑造出了完美的人格!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谈何容易?只因“金风玉露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