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滑过…… (第2/3页)
段子手啊,三句不离秀,开口必秀啊!话说,你们是来看直播的还是来捣乱的?”
“一边看直播一边撸啊啊……”
“楼上不要太秀……[捂脸/]”
“(装作)看不懂的样子。”
“听说这次的汇演,华影请来了两大天后,一位影帝,一位一位天王,三位影视剧老前辈来坐镇的?”
“这个其实已经石锤了,如果你们看过华影学院的官网,就可以知道这场汇演的登场人员了。其实说起来,最让我期待的还是其中某一位的演出了。”
“哈哈😄,听说这场汇演还有李大大的演出,还是蛮期待的,怎么说呢?感觉大大的作品,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楼上说得对,作为一名忠实粉丝,对于大大的作品那是最为了解不过了,但是,但是,特么的能不能不要乱跨界啊,好好做一样事也可以啊![捂脸/]……大大什么都好,就是有点不务正业了!”
“就是,你说你唱歌就唱歌呗,反正歌曲都好听,本来还挺期待下一张专辑呢,但现在什么信息也没有了,你说坑
亦或是借檀香这一话题引开了怀旧的思绪和惆怅哀婉的情怀,画面感非常强。整首词的背景既然是秋天,那么“窗花透窗棂”这句中的“窗花”有可能就不是真正的窗花,而是在深秋之时屋外寒气所凝结而成的像窗花一样的冰凝。
深秋的窗外,寒气逼人,空气渐渐凝结成窗花附着在窗棂之上,看着忽明忽暗的檀香,让人不禁回想起了往事。
天色渐暗,屋内的人儿一边剪纸,一边回忆着内心深处某个日思夜念之人,她的身姿如同剪影一样清晰。
那么这个她,有可能是他的恋人,但我更多的愿意把它理解为是美人。
他今生被那些美丽的灵魂所蛊惑,日思夜想自己就是她们的转世,就是那些倾城倾国的隔世佳人,也是他毕生所追逐的梦想。
“我参透斑白了发鬓故事嶙峋心不平曰命”,“参透”二字,有种彻悟和顿悟的了然。
“故事嶙峋”,嶙峋本指凹凸不平、峻峭突兀的石头,在这里特指跌宕起伏、坎坷崎岖的人生。如说命运,休论公平。
想起过往种种,心绪难平,突然明了,一路走来所忍受的各种艰辛困苦和是非恩怨,万般是劫,一切皆为宿命。
“如意轻屏风静冷清北风行古道遗孤亭”,一种苍凉落寞的场景跃然于纸上。
这里的“如意和屏风”,看似具体的物件,其实泛指屋里所有的摆设和铺陈,“轻、静”二字,主要是为了对称,渲染出清冷苍凉之境。在北风渐骤的古道旁边,突兀的矗立着一座孤零零的亭子。
后面一句的重复,主要是为了着重渲染苍凉这种气氛,从而引出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今生繁华杳然空井红尘爱恨无根浮萍风化虚名我归隐”,前面的铺陈是为了后面的“归隐”。
意思是今生的繁华如空井一般深暗幽寂,转瞬间即逝;滚滚红尘之中,爱恨如那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那些虚浮的名号于他来说,终究会被风化,与其如此,还不如就此归隐山涧林泉,不问世事,乐得逍遥。
“逐梦令/浮生半醒/谁薄命/叹倾城盛名/我微醺面北思君/等天明憔悴入铜镜……”,女声唱段可谓惊艳之笔,与男声唱段相互呼应。
就像是原唱者追逐梦想的自诉与自醒,崎岖不易;又像是美人在哀叹自己红颜命运的多劫,苍凉而悲壮。
就算倾城倾国又如何,终究难逃红颜薄命的纠葛。
似梦非梦,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看透人生又如何,不过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不如在劫运里糊涂谋醉,大智若愚,酒至半酣,最好不过。
一人独酌的境遇,更能让人联想到美人深宫里那无边的寒冷和寂寞,酒入愁肠,勾起了无限相思之情,彻夜难眠,一身的疲惫和憔悴,悉数落尽明亮的铜镜之中。
“娥眉颦/愁为邻/缘尽/我子夜泪满襟/不信……”,第一段唱词中的前四句在此重复,是为了铺陈和加重一种苍凉失落的境况,从而引出这句歌词,承上启下。
“娥眉颦”一语出自袁枚的“生就娥眉颦更好,美人只合一生愁”诗句,“娥眉”泛指美丽的女子,而“愁”是古诗词中用得次数最频繁的,婉约派词人纳兰容若尤其擅长。到底是怎样的情况下美人蹙眉呢?原来是在宫廷深院中忆了心爱之人,想起与他之间的缘份竟如此短暂,忍不住泪湿满襟,怎么都不敢相信。
“伊人重情秋色入林奈何姻缘如叶飘零而我仓皇前世寻”,“伊人”指的是李玉刚心心念念的那些美人,本都是重情之人,奈何命运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