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1章 内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11章 内容 (第3/3页)

送给了匈奴。

    但是也很有可能在昭君出嫁前,皇帝因为相见恨晚,表达了对昭君的爱意,或者什么的。

    估计也是有短暂的风花雪月。

    毕竟皇帝的女人出嫁嘛,不可能马上就走,还是有时间条件的。起码还要筹备很多东西选择吉时啥的。

    所以昭君出塞那天,皇帝亲自送别。

    为什么昭君出塞那么出名呢?因为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既视感太强了,嫁的那个单于,当时都是一个白发老头子了,怎么不叫世人惋惜!

    之后汉元帝因为太过想念昭君,意志消沉,萎靡,病了,一直到3个月后,驾崩了。

    昭君到了匈奴后,才过了3年,那个单于就死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单于死后要嫁给他的长子小单于。当时昭君有点不愿意,毕竟这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今天的中国,都是乱伦。

    所以就写信给当时的新皇帝说要求回家,但是皇帝不准,所以昭君心如死灰,嫁给了新单于,又生活了11年,新的单于又死了。

    按照习俗,昭君要再嫁给新单于,也就是嫁给孙子。这下昭君彻底崩溃了,服毒自杀,死后埋葬于青冢,面朝汉庭。

    好吧,故事大概就是这样,反正这也是他从各处地方看来的。

    基本上所有的资料都一边倒的说是昭君当时是因为入宫后几年没见皇帝,悲愤交加,主动提出和亲的。这个论点基本上是句蠢话,之前已有和亲的悲剧前车之鉴,再加上当时匈奴胡地对汉人来说是荒蛮之地,茹毛饮血,人间炼狱,说白了就是一群野人。

    和亲又不是去美国享福,而是去非洲难民地去过苦日子,再加上嫁的是个老头子丑八怪,就算搁到现在一个绝世美女嫁给丑八怪除非他很有钱,但是匈奴的首领再踏马的有钱能有大汉天子有钱?

    待在皇宫就算没被召见,但是只要在皇宫一天,就迟早有机会。为何要去野人的地方。如果是自愿去,昭君出塞这四个字就不会在历史上是一笔悲剧色彩。

    况且通过各种诗人的笔墨看出,昭君是个极其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去野人地方,何况是十万八千里之外的地方。

    基本上昭君一生的心上人是汉元帝,虽说几年没被召见,但是皇帝毕竟是皇帝,是每个女人想要得到的。

    虽说汉元帝不算是个伟大皇帝,伟大不伟大不去评说历史,毕竟当时的汉元帝由于当时的各种原因,只能让他做个无为皇帝。

    虽说不是英雄,但他也精通音律啥的那些,也算才子,昭君怎么不会喜欢?

    红昭愿里有句歌词:换一隅你安康,便销得这沧桑。

    解读便是:昭君用大义万里和亲,换的心上人的江山稳定安康,但汉元帝因此一蹶不振3个月后挂了。

    又比如歌词:“寥落晨时须臾问长游不归莫相送,何年东君迟来久细数银丝鬓上逢。”

    基本上说的就是汉元帝。

    而歌曲高潮开头的一句轰烈流沙枕上白发,杯中酒比划,这个白发说的就是那个老单于那个糟老头子。

    所以,这是一个让世人惋惜的女人,古代四大美女排名第二,对如此绝代佳人,这辈子也只是年少风雅鲜衣怒马一刹那。

    看得见万世荣光,却看不见心头的一颗朱砂痣。

    ……

    ……

    定了这首歌歌后,云幕月一继续看。

    不禁这十天里,李旭升可不止写了这一首而已,而是好多首,加起来足够弄成两三张专辑了!

    不过古风歌曲不易,更别说经典之作了!

    云幕月笑道:“写得真好……*^_^*”

    这时,她翻过了一页……

    云幕月读道:“《眉间雪》”

    她词懂一点,曲自然不用说,要不然怎么会有汉宫秋月呢?

    当然,这并不妨碍她对一首歌的欣赏水平。

    特别是古风这一块的……

    “眉间雪。

    是不是,每种感情都不容沉溺放肆

    交心淡如君子。

    只道是,那些无关风花雪月的相思

    说来几人能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