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1章 可跳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51章 可跳过! (第3/3页)

的修订话,而这种修改不会伤害作品的本质,是能够使作品在文学界获得较大的重视的。

    毕竟,古大侠对于现代创作技法的应用,比起金大师是要多一些的。

    然而,这样的修订,只能是一种假设了,在很多方面来看,包括创作上,古大侠是独一无二的,找不到人给他修订作品了。

    然后是第三件事情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古大侠的名气之高,并非完全是他作品本身的影响,而是受到武侠电影的巨大推动,正如现在金大师的盛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武侠连续剧的推动。

    这实际上也是由于他们作品的自身区别所决定的。

    古大侠的作品,人物的现代意识较强,个性突出,故事情节比较紧凑,节奏明快而有悬念,篇幅不长而有系列性,很容易改编成电影。

    古大侠自己也做过编导等职务,代表作之一的《萧十一郎》甚至是先有剧本,后才改编的,他的其它作品,也有一些借鉴西方电影的表现手法的。

    而金大师的作品,比较强调文化背景,人物有比较厚重的继承感,情节跨越的年代较长,用电影作品难以表现出特色来,却更适合用连续剧的方式来再现。

    第四件事情是,古金的作品在气质上有着绝大的差别。

    应该说,他们的作品,在本质上都是传统气质的,这根本不同于黄易的作品,但彼此之间的差别却很大。

    金大师的创作,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即使是从杨过到令狐冲再到韦小宝式的叛逆,也是属于传统理念的内在斗争。

    在气质上,金大师的作品具有中国国花牡丹那种气质,这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情趣相一致,对金大师作品的阅读,几乎不需要中国人对近似于自发的观念做任何修正,因此老少皆宜,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

    而古大侠则完全相反,他实在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借鉴现代文学的手段,但他的作品在本质上其实并没有表现出西方文化的理念来,近乎绝对的男尊女卑观念就是良好的证明。

    因此,他实际上是两面不讨好的。

    古大侠写出了人性的光辉的一面,也揭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写人性的伟大,也写人性的悲哀,总之,往往通过一种叛逆的冲突来形成作品的张力和节奏感。

    因此,古大侠笔下的美,是残缺的,是短暂的,这在气质上有些相似于日本的樱花,古大侠自身的创作也是受到日作家,如吉川英治和柴田炼三郎等人的影响。

    相应的,古大侠作品的读者,就分布在一个比较狭窄的层面,他们身上,也常常能看到那种叛逆式的气质。

    如果搞清楚了以上四件事情,读者就会发现,要对古金作出所有人都以为公正的比较,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一个比较公平的结论是,按照一般武侠读者的视角,在大部分方面来看,金庸占有优势,但是从创组作自身来看,古大侠对于后世创作的意义可能更大一些。

    如果用古大侠笔下的人物来做一个比较,那么金大师就好比沈浪,古大侠则是李寻欢;如果借用金大师笔下的人物呢,金大师是郭靖,古大侠就是杨过。

    金大师那种侠者气质更让人敬仰追忆,而古大侠的悲剧气氛则给人更大的震撼。

    所以说,这就是两人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风格差异虽大,但又有谁敢说没有相同点呢?

    比如说,都是武侠……

    咳咳 ̄ ̄)σ

    ……✔

    ……☜

    其实说起来,侠客行这本书里面的人性应该可以和古大侠书中所描写的没多大差别了?

    要说差别,应该也是侠客行里把人性的一面写得很含蓄,而古大侠书中的就很露骨。

    让你时时刻刻知道,人性本恶就是如此。

    当然,写侠客行这本书还有另一个原因,它并不是长篇,和射雕神雕那种长篇不一样,只有大概几十万字。

    这个也够他写的了。

    反正就是应付了事,顺便探探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