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七章 老子的女人也敢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三百二十七章 老子的女人也敢碰 (第1/3页)

    唐朝时天下分三都,分别是上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此三都无不都是大唐的雄关之地。

    当初唐高祖李渊世袭的唐国公就封于太原。唐初称并州,州下共一十八县,分别是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太谷县……

    而在北都太原之中,最显赫的就当属如今贵为五姓七望的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可谓是王姓的肇兴之郡、望出之郡,也是最早登上一流门阀士族的地位。东汉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国家、社稷上的力挽狂澜而把这一家族推为天下名门。

    历史上秦代统一六国的名将王翦就是太原王氏一族之人。再有王坦之,王允,王通,王勃,王维,王之涣等。

    可据秦泽所知,如今的太原王氏却并不想他想象的那么风光。用时下流行最广的评语来说,就是“有文才,少骨鲠;负盛名,乏人物。”而事实上到了如今,太原王氏已经不得不恭居豹尾,被摒弃于“四姓”之外,成为与崔、卢、李、郑虚相称美的装饰物。

    而之所以会落入如此境地,主要就是因为太原王氏是属于由南入北的家族,与其它根基深厚的北方高门大族迥然有别。除了士族身份一直得不到确证而声望不显外,族内也是少有人才。

    而真正能够称之为世家的家族,皆是因为其庞大的根系。不论是族内人才辈出,亦或是通过联姻、家学笼络来的大量人才。都是世家能够深植朝代更迭的原因。

    可偏偏对于太原王氏来说,不仅因为族内鲜有人才。而且在世资、婚姻、家学、门风等方面,都是差强人意。这也是和王氏是迁移而来有莫大关系。

    因为在北方缺乏必要的社会根基,其人物似乎始终居于京城,在地方不具备起码的宗族势力,甚至难以染指其郡望所出之地太原晋阳的事务。

    近年来稍稍负有盛名的就是隋末大儒的王通,或许他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知。但说起他的孙子,那可是后来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

    王通自然也是非常人,曾经被授以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郎。但终究是沾染不得官场气息,遂辞官终日与儒家大义为伴。

    像房玄龄、杜如晦、李密、温彦博、杜淹……这些人都曾经受王通教义。

    其主张的就是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而这也是房玄龄等人受教于他的原因。

    或许也正是因为王通的缘故,太原王氏如今在大唐也算得上世家门楣。只不过朝堂之上为官者自是不多,倒是在太原算是一门独大。

    王雨曦的父亲王绛,就是王通众多子嗣中的一个。只不过因为是庶出,所以也并没未得到多少照顾。再加上后来因为苦于生计做起了布庄生意,王家一气之下直接将其逐出了王家。

    士农工商,这些以读书人自居的世家,最看不起的就是商人。所以在世家之中,往往都是地位底下的族人从事商业活动,以此来为世家提供钱粮。

    至于王绛则完全是因为私自接触了商业,才会被驱逐。但好在王雨曦天生就是一个商人,硬是在百般艰辛之下,将布庄的生意做到了太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