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风波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一章 风波起 (第2/3页)

这个是必然的。而一些历史学家的抨击,在之前准备写《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周轩已经预料到了。

    这个情况在后世的时候也有,但是因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和那时候观念的转变,不是这么激烈而已。

    但是明朝的出版提前了八年,这个时候网络还刚刚发展起来,一些严肃的历史学家不能接受也算正常。

    但是在周轩看来明朝那些事儿只是一部小说而已,本来就不是什么正统的历史小说。

    和以后穿越回去改变历史的小说相比,这已经算小儿科了。何况又有黄易大家的《寻秦记》在前,周轩的明朝那些事儿就更不算什么了。

    而且周轩也觉得那些真正的历史大家一般都在研究学术,那有那么多闲心来管明朝的事情。

    其实说真的,明朝那些事儿的通俗易懂,不是让大家更容易了解那段历史吗?对于历史的传播肯定是利大于弊的,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

    而现在北方文艺和帝都晚报副刊的两篇文章指名道姓的批判,简直就是一种要将明朝打入地狱的架势。

    这里面一方面有大多数人都有的眼红病,一方面估计也是怕西岭出版社的趁势崛起。

    西岭出版社本来就是二流出版社的巅峰了,在进一步就是一流出版社的行列了。在这个关键时刻,西岭出版社发掘出了《明朝那些事儿》这本这么畅销的小说,那那些一流出版社不想办法遏制一下才怪呢?

    北方文艺报刊登的不就是帝都北方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吗?自从周轩服用脑域开发药剂之后,周轩的思维就非常跳跃,对于很多事情一想就知道了,做到了心里有数。

    因此对于那些批判,周轩并不是很担心,因为批判的越厉害,那证明明朝那些事儿销量就越好。

    有时候不是你说不好,大家就觉得不好的,不去看的。反而你说的越烂,反而大家会去看,这本书到底有多烂。

    按照周轩的意思,这次根本就可以不用管他,口碑这种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