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户制 (第2/3页)
么说。”林玧琰点了点头,随即补充道:“或者准确一点说,纳商贾为官吏,不妨将这江夏商行作为官府的一部分,沿着随邑通往各个重县的要道之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驿站、粮仓等地方,聚拢人口,从事生产。”
“殿下所说,与某所想真是不谋而合!”冯简听闻亦是有些激动,当下亦是再看了一眼林玧琰的书简,道:“驿站……驿站……某实在是没有殿下的奇思妙想,居然想到将驿站与商肆结合在一起,还设置了粮仓,且又是在交通要道之上,如此一年,建上一座这样的驿站与粮仓,不到三年,便是能够聚集人口成为一个村落……甚至是城池!”
“可用!可用!”冯简还是有一些激动,当下点了点头,对林玧琰给予的这篇策论有些爱不释手。
不得不说,林玧琰这片策论就像是给冯简打开了一个豁口,不到三日的时间,废寝忘食的冯简以及其门人便是在南阳的编户齐民基础上发展了一篇更为详实的户籍策略。
“礼乐崩坏之后,中原便是再无国人野人之分,凡是国境之民,无论居于城池与否,皆算是国人,江夏实行重县制以来,民户集于城池之中,土地屋宅难当其用,不妨沿着各重县铺设直道,在直道两侧设置驿站、粮仓,迁移一些民户、隶人于此聚居村落,分化各个重县的城池户籍,如何?”
这是冯简在林玧琰召集的诸多门客之上阐述的江夏新户制,为的就是集思广益,针对这种新户制消去诸多弊端。
当下便是有率先领悟过来的士子对着冯简如是问道:“乡野之间,教化不通,政令不闻,若是将国人变化为野人,恐赋税难以征收,再者无人管辖,战时容易生起民乱……”
“此事某已经是考虑周详……”冯简回道:“这乡野村落虽然是远离城池,但是选中的位置不可大意,设置在重县重城相互连接的直道上,为城池之屏障,没十里设一驿站,此驿站与诸位所知有所不同,除了解决官府传信一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