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4章 书肆盛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4章 书肆盛况 (第3/3页)

石粮食,但老奴怕他亏本,带过去的三百石粮食尽数给了他,绝不敢欺瞒殿下!”

    闻言,武帝面色稍稍缓和,常侍监毕竟是宫内的老人了,风评一向不错,既然他这样说了,宛城查下去必然是不难的,所以武帝也是推测常侍监此话是可信的。

    不过……

    武帝的视线看回了那封清单上。

    “《说文解字》千册一百石……”

    武帝疑惑,他已经隐隐约约的知道了,宛城书肆的背后就是六子玧琰,但这么厚的一沓书册,上面的字体端正,绝非是出自普通人的手中。

    虎子难道就不是一个做商贾聚财的料?

    武帝心中突然出现这个念头,随即便是看向了常侍监,道:“既然如此,你且仔细观看宛城书肆的后续,若是有异,就立刻禀报上来,且所采购的纸笔书册到位后,就分发给各司署府衙办公之用。”

    “喏!”常侍监应道。

    武帝目光盯着常侍监的呈上的上等毫毛笔,做工精细,雕刻的花纹甚是好看,虽然比不上自己拿着的玉聿,但此玉聿乃是武国最好的玉匠打造的,雕纹花工乃是这一支上等毫毛笔的千百倍。

    二者自然不能相比。

    不过武帝却是换了上等毫毛笔在手中,蘸了蘸墨,便是在龙案上的竹简末端写了一个“阅”字小篆。

    此“阅”字,与武帝往常所写的不同,笔画要精简了一些,旁边的高锦也认出来了,此“阅”字的结构正是出自谷梁丘编纂的《说文解字》中?

    连陛下都……

    高锦顿时意识到,武国的字体终于是有了确凿的依据了。

    写完“阅”字的武帝盯着手中的毛笔,凝视良久,这笔锋之畅已经超过了自己原先的那支玉聿,且比玉聿的耐墨时间要长不少。

    毕竟玉聿乃是蓝田玉制成,玉不吸墨。

    不过赞赏之余,武帝也是不免感慨:这六子玧琰,果然不是聚财商贾的料……

    “阿嚏!”

    在府邸书房的林玧琰不知为何打了一个喷嚏。

    难道有人骂我?

    林玧琰闪过年头转瞬即逝,毕竟如今的老氏族因为阵营问题,对其已经是恨不得杀之而后快,骂两句已经不算是什么了。

    林玧琰继续将视线落到了孔宣让人送来的书肆捷报上,不过是短短半日的功夫,就达到了四百石粮食的定额。

    这书本垄断果然赚钱!

    林玧琰也是将注意力落到了书肆之上,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脑海里的书籍印象还真是不少,如果全拿出来,恐怕即便是号称诗书礼仪之盛的中原也是难以比及。

    吕氏春秋?

    不对,应该叫做了林氏春秋了。

    林玧琰摇了摇头,此书过于惊世骇俗,不可,应该先出一些比较类似于启蒙的书籍。

    论语?

    这位鲁仲尼的遗世后作已经是当世儒家的教义,若是在武国大面积推广,必然是造成了儒家盛极一时的局面,对于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来说,可并非是一件好事。

    既可启迪民智,又能够不涉及到百家之争。

    林玧琰一拍大腿,道:“我怎么忘记了那个!”

    拿出毛笔,林玧琰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字:武国寓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