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朝宴 (第2/3页)
朕看着甚好,诸卿觉得呢?”
众人看地仔细的时候,公子信扫了一眼,便是将视线看向了林玧琰,发现了后者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公子信也是笑着问道:“怎么,六弟与那韩悝共事,这两篇策论韩悝没有给六弟看么?”
听见问话,林玧琰抬起头来回道:“皇兄,韩子与皇弟分管上林苑文武两事,本就不交界,这策论乃是韩子治理上林苑的,我为何要过问?”
“这倒也是……”公子信笑笑,随即视线落到了帛书上的韩悝策论,道:“这韩子,的确是有些门道,我瞧着这尽地力之教写的非常好!”
林玧琰点点头,因为他总觉得自己的思维有些天马行空,不似韩子这般务实,直接符合现在的武国国情。
比如说林玧琰提出来所谓的“公田”制度,现在已经出现了漏洞,即私人开垦的土地怎么算。
韩悝对此也是做了弥补,才逐渐完善。
但林玧琰看了韩悝的“尽地力之教”,务尽详实,几乎所有的方面弊端都考虑到了,也写出来了对策,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
百里槐也是赞叹道:“韩悝此策,前景甚是可观!”
沈案问道:“韩悝出自何门何派,此等论调绝非是一个晋魏氏小吏所作。”
武帝笑道:“韩卿与前刑大夫罗卿同出上蔡学宫,后楚国东迁,上蔡距离楚都寿春近,被被楚所并,韩卿便是去了齐国的稷下学宫一年,后求学于清溪鬼谷。”
明子夫也是道:“韩悝此策,可以上林苑推行,以观后效。”
“下臣附议。”监察史大夫夏无怯道。
“附议。”左相沈案也是认同。
百里槐也是点了点头:“臣附议!”
“善!”
武帝也是点头道,明显是观韩悝此策可行,现在询问诸位内朝之臣的意见,也是想看看众卿怎么说。
“既然诸卿无异议,便是令韩卿在上林苑推行此二法,以观后效。”
“明卿。”武帝叫道。
随即明子夫应道:“在。”
“着手一些良种送入上林苑。”武帝吩咐道。
“喏!”明子夫应道。
武帝这才道:“今日是腊月十五,年关诸事已毕,各府衙司署留一些当值的府吏,余者可尽数回府过年。”
“多谢陛下!”百里槐作为国相,百官之首,自然是代众位朝臣答谢武帝。
“既然是朝宴,默言也不好,百里国相,此番便是你来抛出一个议题,如何?”武帝问道。
百里槐点点头,然后道:“虽然是时近年关,但有些事却是不得不说,陛下,南境为议,诸位看怎么样?”
武帝蹙眉道:“国相,邓国如何?”
百里槐沉声应道:“回陛下,邓国,目前据守都邑襄城,余者国土皆被荆国红巾军所占!”
“邓国四十万人,居然沦落到此?!”左相沈案也是惊诧。
百里槐道:“臣已经令小长安聚城令勒守要道,防止此消息传到宛城,一是防止国人恐慌,二是防止被晋韩氏知晓。”
“嗯,”武帝点了点头,随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