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四章 血溅朝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四章 血溅朝堂 (第2/3页)

佄提出来并建立的。

    汯相虽走,但制治仍存!

    “制治”法度伤害了老氏族的利益,但是尽管汯祍佄被老氏族联手逼走,但是作为汯祍佄遗留下来的诸多“制治”法度,却是被武帝强行保留了下来,但是没有汯祍佄作为纽扣连接着边军作为支撑,“制治”的很多法度已经是名存实亡,例如曾经被汯祍佄视为重中之重的城令制度,如今在各地推行已经是多有不顺。

    林玧琰所能够接触的三个地方,淯阳令黢德乃是寒门出身,但是天性软弱、官府底气不足,竟然会被淯阳的豪强大族拿捏住;棘阳令滓垸乃是棘阳的老氏族出身,但是却是被棘阳的底蕴深厚的苟氏、莒氏等老牌氏族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至于小长安聚令则是被都尉葛豹举事杀死,可见其对小长安聚的控制。

    每当朝臣称呼自己为“武帝”、“陛下”,而并非是“君上”的时候,武帝大多时候是黯然神伤的。

    如果没有汯祍佄的改制,武国恐怕在多年前的晋韩之难中也不会撑过那么久。

    原本身为朝堂视线重心的林玧琰,因为莒劢的到来,也是被暂时的遗忘,不过听着莒劢说起的汯祍佄这件事,林玧琰也是皱起来眉头朝着二皇兄公子信问道:“二皇兄,这汯祍佄究竟是何人。”

    公子信稍稍侧身说道:“武国前国相,不过他执政的时候,为兄并未出阁,听闻武国的“帝制”,三相六大夫的制度便是此人提出来的,一手促成了武国的第一次变革,不过……听闻朝政多是牵扯到了老氏族的利益,晋韩之难中被老氏族逼走了武国!”

    闻言,一直萦绕心中的疑惑才是终得解开,难怪自他出阁以后就发现,武国的朝政制度似乎与姬周时期的多有不同,看来是出自这位前国相汯祍佄的手笔,看来这位武国前国相的确是一位举世贤才,可惜并没有在武国善始善终。

    听着莒劢这位老将军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老氏族的朝臣也是认为这位老将军是糊涂了,毕竟上了七旬的年纪,在这里大多数朝臣的眼中就是一节朽木了,要不是这老将军有着难以想象的先朝遗泽,要不然老氏族对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头肯定是不加理睬的。

    “莒老将军,棘阳田产的事情,还请老将军为我等老氏族正言!”有老氏族再次提醒。

    这一次,莒劢倒是回过神来了,朝着跪倒在地上的老氏族朝臣看过去,道:“好,今日将这件事了结,也算是给你们这段时间给老将某的叨扰作一个了结!”

    “多谢莒老将军为我等老氏族正言!”老氏族纷纷感谢道。

    莒劢看向了上座的武弟,开口道:“君上,想必已经多年未出现朝堂血溅五步的事情了吧,今日便是让君上看老将某肃清朝堂奸邪!”

    “这?!”众多老氏族朝臣万万没有想到莒老将军这么大胆,居然想要血溅朝堂?!

    众朝臣看着莒老将军,又将视线看向了武帝,发现后者面色铁青,顿时意识到,今时今日朝堂上必然有一场极大的的事件产生。

    公子信也是眼神一缩,走上前两步,将林玧琰掩到身后,并向莒劢说道:“老将军请冷静一些!”

    国相百里槐出前厉声道:“莒老将军,陛下宣政之地,见血于国不宜,还是和气为好!”

    莒劢举起刀,道:“动国之根基,不得不见血,百里槐,老将某知你曾面临八万晋韩军不惧,但要是想凭此挡住老将某,恐怕是……”

    沈案惊醒过来,朝着武帝道:“老将军恐怕得了失心疯,手持利器,还请陛下召集殿下羽林卫大将军赵靖!”

    武帝反应过来,立刻大声道:“招羽林军大统领赵靖及宣政殿羽林卫上殿!”

    林玧琰没有想到莒劢居然会是如此莽撞,说见血就要见血,一想到自己当日在莒府的所作所为,不得不惊出一声冷汗,敢情当日自己在刀尖上抵着呢!不过林玧琰也绝非坐以待毙之人,迅速转身上了台阶,直接从武帝旁边拿到了武帝的佩剑。

    “玧琰,你且要做什么?!”武帝惊骇,随即看着已经是举起了刀剑的林玧琰厉声道,随即却是朝着高锦道:“高锦,带着皇六子进后殿!”

    高锦几十年的宣政殿生涯,绝非见过眼前的景象,当下也是准备走到皇六子的身边,扯起衣袖就跑向后殿去。

    “陛下勿要惊慌!”

    殿下,大将军赵靖也是走了进来,横着剑便是走到台阶之下,对武帝再一次道:“陛下勿要惊慌,莒老将军并非是斩杀皇……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