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传国玉玺 (第3/3页)
想再留下来当炮灰。
“哼!诸位既然不想为国尽忠,那袁某也不强逼,待几日后,袁某就出兵河内,见机攻击上党!”袁绍终于显示出了一个霸者的风范。
不过虽然他现在这样说,但是等他真正出兵河内时,就立刻开始害怕了,所以白白在河内待了几个月,根本就没有任何攻击上党的行动。
“本初真是英勇呀!”
“本初才是真正爱国之士呀!”
诸侯立刻马屁追上,却丝毫不提自己也要出兵跟随。
袁绍头一次对这些马屁觉得有点厌烦。
陈宫再和诸侯闲聊了几句,就带着准备前去看望王奇的关羽曹操等人走了。而剩下的诸侯,也纷纷离开营帐,准备在开遛前再在城中搜刮一点东西。
…………………………
司徒府的后花园内,王奇一个人孤零零的站着。
其实这儿已经不能叫花园了,李-在杀了王允之后,还觉得不解恨,就又纵兵洗劫了司徒府。
府中的家丁仆役早叫王允遣散了,所以并没有什么人被李-军抓住。但是司徒府内的各种文物古玩,书籍图册却遭到了他们的洗劫。能拿走的全都被那走了,不能拿走的也全都被烧毁砸毁了。甚至在临走前还放了一把火。
幸好王允位高权重,这座司徒府在王允把王家老宅买下来之后,就被改建成了一座独宅,所以大火虽然烧了很久,但是并没有累及到邻近的住宅。
而大火过后,整个司徒府保留还较完整的就是这个花园了。只是她也也大火烧的差不多了,只是轮廓还比较清楚罢了。
王奇知道陈宫去见诸侯之后,肯定少不得有诸侯来探望自己。但王奇并不想见他们,他不需要那些人怜悯的目光。在王奇心目中,王允一直是一个仁慈的长者形象。说的过分点,就是王奇从来没有把王允当过自己的父亲,对于王允的逝世,王奇更多的是一种自责。
伤心虽然也有,但估计也就比郭嘉他们强一点。和真正死了老爹的人比起来还差远了。王奇完全可以做到不被那些诸侯看出自己其实并不是太伤心,但又觉得这样做很无聊,所以干脆就直接避开了他们,自己一个人好好的静一静。
王奇觉得,缅怀一个人,并不需要表现的太过悲伤,像自己这样,一个人走着先人曾经走过的路,想想他当初对自己的好,想想他当初的音容笑貌,这就是一种深切的缅怀。所以王奇就来了这里,来到了这个曾经和王允一起生活过的地方,来缅怀逝去的长者。
当王奇再次回到自己的临时住宅蔡邕府的时候,来探望的诸侯都已经走了,只剩下关羽一个人还留着。
关羽对于不能让诸侯拖住李郭等人,还是觉得很抱歉的,所以王奇还没开口,他就已经先向王奇表示歉意了。
王奇对关羽还是很好的,忙表示这不是他的责任,还热情的问了他别后的情况。
关羽对于王奇的大度也很高兴,觉得自己没看错人。也就讲了这些天盟军诸侯的一些情况,并且表示,从今天的情形来看,盟军其实已经破散了。
王奇听到曹操五千骑攻下虎牢关的经过,也觉得有点好笑。再听到关羽的分析,也觉得他说得很道理,心中对关羽的评价也不由得高了几分。
哼!说散就散,那不是太便宜你们袁家两兄弟了吗!王奇心中冷笑,我可是早就准备好了一样东西,准保会让你们兄弟反目的!
那边的诸侯去搜刮财物,别的诸侯胆子小,一般都是叫手下收罗府库中的东西。而袁术胆子比较大,却是带着士兵直接闯进了皇宫进行搜刮。
但是宫中的财帛物品也早就被吕布军和李郭军分批劫走了,所以并没有多少值钱的物品留下。这袁术正在烦恼间,却突然有一个小兵来报,说建章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袁术大乐,认为肯定是有什么宝物,忙叫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
打捞起一个宫女的尸首,虽然看样子已经死了好久了,但她的尸体却还没有腐烂。身上是宫装的打扮,脖子下面还带了一个锦囊。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个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再打开小匣,却是一个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袁术虽然不学无术,但是却认得这个东西,甚至他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梦想拥有这个东西了。
她,就是传国玉玺。
眼下得到了这个东西,袁术那里还会有兴趣再去搜刮什么财物,匆忙之中只是叫护卫将打捞的士兵都杀了,就在护卫的簇拥下回到自己营地了。准备连夜启程,返回南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