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交情 (第2/3页)
百的,好莱坞没有几家公司可以做到,如果不是有甲骨文集团做后盾,早就撑不住了,也玩不了空手套白狼这一招。
华尔街投资界对MM不是很热捧,始终担心他们会玩完,拒正常的情况下正常的营收情况,他们MM集团一年不可能有十五亿的利润,更不用说加上利息了。
许多人认为,MM最终只有两条路,一是拉里割肉还债,二是被银行没收。
马克如果不是有几个大杀招在,也会有这方面的担心,现阶段是稳住局面,坐等几个杀招大爆,到时MM就成为他们的了。
所以马克是一方面为集团选片制片,一方面亲自下场,确保利润的最大化。
一般的制片人电影公司的老板或资方代理人,负责统筹指挥影片的筹备和投产,有权改动剧本情节,决定导演和主要演员的人选等。,通俗地讲,“制片人”有三种,一是指负责整个影片或电视剧摄制资金的策划人、融资人;二是专业技术上负责整个影片或电视剧项目制作人;三是指影片或电视剧投资者本人;他们是电影或电视剧的最高管理者,全权负责“挑本子、找款子、组班子、卖片子”等全盘工作。
马克这制片人算是兼容了一三种功能,只负责战略和宏观方面,并不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和技术层面的事,他会决定开启什么项目,找什么人来做制片、导演、主演,花多少的资金,至于具体怎么制片、怎么导演、怎么演绎,就是他的团队的事了。
制片人之王杰瑞.布鲁克海默就是这么干的,所以才能同时做好几个项目的制片人,马克给自己的定位也是这样,他相信有他的金手指保驾护航,他可以完美的完成这工作,他去年他就拍板了集团二十五项目,(包括后年筹备的),总资金将近十八个亿,这己是巨头公司,大制片厂的水平,马克也愿意相信,以后的制片人之王,只怕会叫马克王。
随着奥斯卡的临近,全MM集团的宣传资源都往两部冲奥作品《卡波特》和《艺伎回忆录》倾斜,宣传主管丹尼尔誓要清洗去年一无所获的耻辱,竭尽所能的大干一场,作为韦恩斯坦兄弟多年的左右臂膀,他深明韦恩斯坦兄弟这一套,也知道奥斯卡学院的游戏规则,在庞大资金和资源的支持下,他是玩得如鱼得水,为了争取一个开门红,艾格喊出了这样的口号:“用钱砸也要砸一个影帝出来。”
艾格是个明白人,在学院奖中,含金量最高是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这最佳影片竞争过于激烈,《卡波特》劣势明显,这《断背山》与《撞车》两强之争己成定局。
而这最佳导演,差距更大,有李安和斯皮尔伯格在,没有他们内贝特.米勒什么事,而影帝方面霍夫曼的优势是如此明显,在金球奖加身之下,呼声很高,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观众的眼里,影帝比最佳导演吸人眼球,这正是MM所需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