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并购成功 (第2/3页)
当年一家成立在贝德伍伦区地下车库的电影工作室,现在居然并购了巨头公司,成为了竞争对手之一,没有什么比这更神奇的了,他们是觉得极其不真实。
不过约瑟夫森这ICM总裁,好莱坞最顶尖的王牌经纪人也不是善男信女,对于AOL时代华纳的各种情况,她是了如指掌,想坑她可不容易,而且双方又有大量的合作,确是没有谁比她,更合适的了,约瑟夫森对此事也很上心,这件事如果成功,可以抽佣几千万,还搭上MM集团这条线。
作为新崛起的传媒集团,他们是确定了以内容+渠道+衍生品的战略思想,但他们的核心还是电影制作,近期有向电视行业发展之势,搭上这样发展迅猛的公司,有好处而无坏处,虽然说MM内部也有经纪部门,但与ICM相比,差距是巨大的。
和新闻集团一样,时代华纳也将主要精力放在全球电视产业上,把电视当作最赚钱的事业来重点发展,但是,时代华纳致力于制作节目和开办频道而非开发整个卫星系统,这一点是它与新闻集团的不同之处,与这些巨头相比,MM还处于开始阶段,所以他们是急需拥有自己的电视网。
这一点南希.约瑟夫森看得很清楚,不过MM集团可不像当初的东瀛所尼这么好忽悠,他们是夲土崛起的新生力量,属于行内人地头蛇,在CAA的迈克尔.奥维茨的穿针引线下,所尼几乎是花双倍价钱拿下哥伦比亚,而MM的艾格则表示,要将B的收购上浮价格控制在百分之十八,再上浮的话则不值了,而他艾格也放话,约瑟夫森的主要利润点也将在这里产生,价格压得越低,佣金就越高。
而经过维亚康姆事件的失败,艾格也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开始频频的接触那些中小电视台,巴里.迪勒可以将福克斯电视台这个地方台打造成全国四大电视网之一,他也可以,他艾格可是做电视起家,能力不在巴里.迪勒之下。
艾格的这种做法,也是呼应约瑟夫森的谈判,如果让时代华纳认为这是卖方市场,MM只有一个选择,收购价格就会疯狂的往上攀升了,变成不值的亏钱买卖了。
经过一轮谈判,双方己逐渐达成一致,MM将溢价百分之十七收购B,这宗交易总额达到四十二亿美金,同时MM将不允许使用B这台名,改为MM电视台。
B是arnerBros的缩写,大名鼎鼎的华纳兄弟公司的缩写,可不是王八,光是这招牌,就值好几个亿,同时,原B电视台制作的剧集MM电视网可以播放两年,以后全部归华纳所有,DVD及其相关版权在签约时起,则归华纳所有。
而且作为附加条件之一,华纳方面拥有《宿醉2》《电锯惊魂3》及其续集的制作权和投资权,以前他们只有发行权,现在借着这大好机会,终于染指这大肥肉,他们甚至想拿下《霍比特人》的发行权,但米高梅方面拼死反对,这才作罢。
并且他们再次确定马克将会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