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一章 CPU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一章 CPU (第3/3页)

M8芯片研究的怎么样了,怎么都这么久了还没研究出来?”

    虞有澄听了吴明的话,顿时吹胡子瞪眼,骂道:“你个臭小鬼,以为开发CPU是过家家么,更可况我们开发的还是精简指令集的CPU,市场上连让我们借鉴的对象都没有,怎么可能快得了。”

    因为虞有澄和吴明都是比较直爽的人,所以这对师生私底下从来都是没大没小的。

    稍微懂点计算机知识的人应该都知道CPU分为CISC(复杂指令集)和RISC(精简指令集)两种体系。

    CISC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RISC的优点是格式统一,种类比较少,寻址方式也比复杂指令集少。当然处理速度就提高很多了。

    不过因为RISC芯片研究出来比较晚,个人电脑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它还停留在理论上,所以被CISC阵营抢占了先机。

    再加上RISC芯片开发出来的时候,CISC芯片已经围绕了一大批硬件商和软件商。RISC连兼容的操作系统和软件都没有,自然没有人会选择RISC芯片。

    所以最后CISC阵营占领了整个通用PC市场,RISC阵营只能专攻高性能市场,占领了中高档服务器市场。

    不过后来,CISC阵营的英特尔开始逐渐在x86中引入RISC的设计思想。借助PC市场上攫取的巨额利润,英特尔开始疯狂提升x86处理器的性能。性能和当时的RISC处理器相比已不落下风甚至略有胜出。

    最终英特尔完成了逆袭的过程,x86在服务器市场上大放光彩,甚至开始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成就了CISC战胜RISC的神话。

    直到新世纪到来,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给了RISC阵营再次反击的机会。凭借自己超高的性能功耗比屡获成功,占据了超过90%的移动计算市场。

    英特尔公司却只能待在日益萎缩的PC市场。几次试图进入移动计算市场,也因为移动计算市场对功耗极为敏感,都无法获得成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