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与汪鋐合作 (第2/3页)
李飞白要修铁路,这个念头早就有了!为此,他拉了一批人,在济源研究蒸汽机。又拉了一批人,不断升级高炉,练出质量越来越好的钢铁。
如今蒸汽机已发明出来,虽说热气利用的效率过低,但经过不断的试验改进,假以时日必定能够造出功率更高的蒸汽机来。
拉动火车的蒸汽机已有,铺设的铁轨也有,甚至已在济源铺设一道小铁轨,用以将下盘村产的水泥、砖头、石雕往县城里拉,为何到如今还没开始大规模建铁路,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没有得到上头的支持。毕竟铁路穿省过府的,将会碰到形形色色的官员,一个关节打不通,就会让铁路建不下去。
现在让上头支持还不是时候,因为不知该取得谁得支持。皇上?皇上尚未夺权成功,就算支持也没有用。
杨廷和?杨廷和给他的感觉就像即将落山的夕阳,这么大的事得其支持,事后皇上夺权成功,恐会不喜,只怕正建的铁路会胎死腹中。
所以,他还得等,等皇上真正掌握了大权,那时再提出不迟。
二,一座太行山由东向西将大明一分为二,铁路想通,就得挖隧道。如今挖隧道的效率太过低下,基本以用火烧山石,再浇水冷却,等山石炸裂,这才砸碎朝前挖一点。
用此方法,十年二十年不知能挖十里不能,而穿通太行山不知得挖几百上千里,想要铁路通车,不知得等到猴年马月。
若有黄色炸药就容易多了,本来十年二十年方能挖通的隧道,黄色炸药一炸,一个月两个月说不定就通了。
再加上,黄色炸药的运用十分广泛,挖矿什么的都能用上。要是能将其发明出来,仅做这一门生意,只怕就能赚个大明首富出来。
后世的诺贝尔不就是这样的吗?卖炸药的钱都能搞出个全世界都趋之若鹜的诺贝尔奖来,可见利是极大的。
他急切的想发明出来黄色炸药,却苦于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毕竟这牵涉化学,而他对化学一无所知。因此修铁路的事就停了下来,造枪造炮更是连想也不敢想。
停下来,不代表他不考虑这方面的事。他一有时间,就想,无时无刻不在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