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六章 遇见熟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六章 遇见熟人 (第3/3页)

品牌的,他们就是当年WG时来的香港,到香港之后租了台缝纫机,兄弟两人就靠着这台唯一的缝纫机开始了创业。

    与其说是工厂,还不如说是间裁缝铺。这种情况在香港是非常普遍。

    改开后,他们就回到了大陆投资,依靠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兄弟俩的企业是越办越大。

    整个八十年代到九二年以前,来内地投资的外商主要都是香港最底层的商人。

    哪怕是有红色资本家之称的霍英东,在内地投了一座宾馆后,就没在内地投资了。一直到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香港的顶级富豪才开始在大陆投资。

    郭台强说道:“轩少,你这次来内地,难道有在这里开工厂的打算?”

    “是有这个打算。”李逸轩没有否认,“你也知道香港的地价实在太贵了,就这么一两片地,都能卖出白宫的价钱。我一直在考虑是否要把工厂从香港牵出去。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你知道能选的地方太多了,我都不知道选哪里好。听说内地开放了,所以就过来先看看。”

    被李逸轩这一通真真假假的忽悠,郭台强有点吃不准了。他知道李逸轩在美国有分公司,生产的计算机在美国卖得很好,在南美巴西也卖得很好,欧洲也有他的生意。

    在郭台强看来,李逸轩的国际关系网很广,路子很野。

    郭台铭之所以来蛇口建厂,说起来也是给李逸轩的企业有关。就跟他刚才说的那样,香港的地价太贵了,工厂大楼由于受到建筑的限制,工厂规模根本没法做大。而李逸轩的企业是越办越大,再加又要给其他企业代工,原来的工厂是早已不够使用,所以才有催生了郭氏兄弟在内地建设工厂。

    如果李逸轩在香港不玩了,把企业迁到海外去,隔着一两个大洋,他们的企业还玩个屁啊,难道也跟着搬迁?

    想到这里郭台强坐不住了,拉着李逸轩的手道:“来,来,来,你不是要来这里投资吗,我给你介绍个人认识。”

    李逸轩没有拒绝,跟他来到一座苏式大楼前,上面写着“蛇口工业区总指挥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