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章 成本才是王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章 成本才是王道 (第2/3页)

元,这还没算给谈判公司的佣金。虽然钱是花了不少,但不像Microsoft的MS-DOS,留有一大堆的隐患,而他则没有,虽然花了不少钱。

    李逸轩并没有向MOS公司买下6502的构架,对他来说要全面兼容6502很容易,他只需要的是能够兼容6502的指令集体系。

    构架不需要,6502的内核也不需要,要用自己的内核。直接采用李逸轩设计的硬盘总控制CPU的核心作为酷睿CPU的核心,李逸轩还把这个核心命名为V1。

    在虞有澄看来,虽然李逸轩提出了八二构想,提供了新一代CPU的基本构架体系,甚至还提供了基础内核,但要完成酷睿的研发,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

    特别是在倍频技术和内部总线技术方面,他需要做大量的试验。

    半导体芯片,是资金和人才高度密集的行业,整个Oranges公司里,只有李逸轩和虞有澄才懂得如何设计芯片,当然那些机器人工程师除外。

    由于李逸轩有自己的事,不可能天天蹲在实验室里,因此都要虞有澄亲自来做,不像在英特尔和仙童公司,有大量的技术牛人可以分摊他的工作。

    而他带的那批学生,虽然是国内的顶尖精英,可由于他们的开发经验不足,虞有澄还需要像古代的师父带徒弟一般,每天抽出几个小时给他们讲课,这个效率就更慢了。

    这还不是他最糟心的,真正糟心的是,他没有一个很好的RISC模型给他的学生们上课。

    因为RISC也才刚刚诞生没多久,很多东西都属于摸索的阶段,李逸轩设计的CPU虽然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RISC,可是李逸轩的CPU源自于ARM处理器,上面有太多的CISC的特征,并不适合用来教学。

    于是他找到了李逸轩。

    听完对方的来意后,李逸轩想了想,在图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RISC结构图,“你拿这个给他们讲RISC吧。”

    李逸轩给他的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MIPS公司的R2000的基本架构图,也是是世界上很流行的一种RISC处理器。

    它最早是在80年代初期由斯坦福(Stanford)大学帕特逊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出来。而MIPS公司的R系列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RISC工业产品的微处理器。

    在后世,MIPS公司的R2000处理器的架构图,成为很多科技大学作为RISC教学的标准架构图。原因是R2000的结构先进而又简单,用它作为教学模型,学生理解起来很容易。发展到最后MIPS还成为衡量计算机速度的指标。

    MIPS即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 的简写--计算机每秒钟执行的百万指令数。即1MIPS等于计算机每秒钟能执行100万个指令数。

    “你这画的可以作为一款全新的CPU。”虞有澄说道。

    李逸轩一愣,知道自己无意之间又抢了别人的一项成果,因为MIPS公司的创始人帕特逊教授还在斯坦福大学授课,去年才刚刚成立RISC研究小组,要到1984年他才会成立MIPS公司,第一款MIPS处理器R2000要到86年才会发布。这一下让他成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