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sjwx.la
第五十五章 见面 (第1/3页)
李逸轩再次踏上美国,倒完时差之后,他先去Orange的直营店看了看,生意火爆来店里购买产品的客户络绎不绝,无论是计算机、硬盘还是RAID,还是办公软件销量都非常好。特别是硬盘,比计算机还要受欢迎。
李逸轩在店里站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出了100块硬盘。这还是一个店子的数据,其余两家直营店,还是那些分销商的又该卖出去多少?每块硬盘价格看起来利润没有计算机高,但架不住量大啊。
保持这个势头,一年下来不用算,硬盘的利润肯定要远远超过计算机。想想后世的希捷公司,光是卖硬盘一年的销售额就高达300多亿美元,可见硬盘的利润有多丰厚。
当然,硬盘市场的竞争也非常的激烈,比八、九十年代的桌面CPU竞争要激烈的多。除了我们熟悉的希捷和西部数据,美国还有IBM、昆腾(IBM的一个子品牌)、亿欧(EMC)、Maxtor、Cenda(力杰)、RB的东芝、日立、富士通、韩国的LG、三星、现代大宇集团、等众多的硬盘制作商加入进来,整个硬盘市场如同战国时代般惨烈。
除了以上这些公司外,英特尔公司在2012年也开始进入硬盘市场,可见这个市场的竞争有多激烈。
Orange别看硬盘卖的火,不过是捡了个市场的空档,等其他公司反应过来纷纷加入这块市场,这样吃独食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硬盘容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低,硬盘厂商想要赚钱,除了不停的更新换代以外,更要靠规模效应。而硬盘的更新换代比CPU还要快。想想吧,从80年第一款个人计算机硬盘诞生到1990年,短短十年之间,个人计算机硬盘的容量就从5MB,暴涨到1G,然后又用不到10年的时间,硬盘容量就突破了10G,接着又用不到5年的时间容量就突破了100G,200G……500……1T……2T……3T,增速之快,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李逸轩决定了,这次回去后,应该加快硬盘工厂的建设,为了保证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硬盘容量的升级换代,不能像另一时空那样以每年40%容量增长,必须采用倍速增长。
最迟在1982年,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sjwx.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