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参观台北故宫 (第3/3页)
物古迹。
一个朝代是否在历史上存在过,最直接的证明就是这个朝代在历史上是否留下文明,特别是文字。然而直至今天都没有找到夏朝时期的文字。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证明,也就是甲骨文也是商代的东西。
而且从时间上推断,夏朝的时代应该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的初期。而鼎的制作需要成熟的金属冶炼工艺,夏朝是从新时期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过渡期,因此传说中的大禹铸九鼎是否真实存在很值得怀疑。
可偏偏,这鼎上写有夏这个朝代,而这座鼎就是武丁仿的夏鼎。那么问题来了,大禹时期是否具备铸青铜鼎的能力,特别是这种大型青铜鼎。既然有,为什么直到今天都没有找到夏朝的金属器呢?别说金属器了,甚至连玉器和石器也没找到,更不要说文字了。
为什么文字特别重要,当然重要了,像大禹登基,启建夏,这么重大的事情肯定是要用文字记录下来的。
中国自古就有仓颉造字的说法,仓颉是轩辕黄帝的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这就是中文字的由来。文字没被发明以前,原始人都是用结绳记录事件,而重大事件都是通过在岩石上作画来记录重大的历史事件。
仓颉距今有6000多年历史,而夏朝距今是4000年,怎么说都该有文字,但偏偏就没有找到任何文字记录,没有文字,至少岩画该有吧,而然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发现。
因此,一些专家判断,夏朝应该是以讹传讹的朝代。
当然也有不少专家反驳这一观点,但至今都没有找到公认的证物,特别是文字证物。
面对历史上的种种猜疑,导游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最后李逸轩也只能希望考古学上又出现什么重大突破,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离开台北故宫博物馆,郭台铭在台北一家饭庄招待了李逸轩。这家饭庄不是什么星级酒店,面积不大,但菜颇具台湾特色,酒是台湾独有的米酒,度数不高,后劲不小。
吃完饭后,回到酒店醒了会酒,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坐飞机去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