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分销建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一章 分销建立 (第3/3页)

各种程序应用一旦建成,再顺势推出第二代16位个人计算机,Oranges就能利于不败之地,至少他们自己的基于6502构架基础的16位处理器就不愁没有销路。

    李逸轩暂时没有打算向欧美发达国家开放Oranges I的主板技术,这完全是在凑合美国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对他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而且他还知道,未来十年内,欧美在个人桌面处理器的竞争会非常的激烈,如果李逸轩贸然加入进去,美国的桌面处理器厂商会联合起来绞杀他。

    最好的办法,就是学后来的AMD,来个农村包围城市。

    先不予英特尔、IBM、摩托罗拉、DEC、MOS这些大鳄去争夺欧美市场,先去开发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等在发展中国家站稳脚跟后,再反过来进攻发达国家市场。

    这套方案是AMD在90年代中期才开始实行的,这时候的AMD还没有涉足桌面处理器领域,因此李逸轩是有足够的时间来攻略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发展中国家民众消费能力有限,因此,过于高端的个人处理器并不适用,太过低端的处理器便宜是便宜了,又太容易被淘汰,所以李逸轩把自己的首款处理器目标定在酷睿I5的中端水平是最好的选择。等在中端CPU站稳脚跟后,再向高端CPU领域发起进攻,如同AMD的瑞龙系列。

    北美消费电子展结束后,李逸轩一共与15家分销商建立了合作协议,他们都不是一级全美经销商,而是属于地方性的第三极分销商,这一类分销商跟一、二级代理商不同,他们有自己的零售店和直销人员,可以把Oranges的个人计算机已最快的速度销售给最终用户。

    这是李逸轩最需要的,他采用的是后世成熟的直营+分销商模式体系,公司发展的前期,主要依靠这些地区性分销商,后期主要依靠直营店。而且这种模式还有个好处,以后可以直接在这个基础上,直接建立直销加盟模式。

    在个人计算机发展的初期,计算机的经销模式并不专业,更加不成熟。而且销售的对象主要是那些中小企业,以及计算机爱好者,找那些一二级代理商,起到的作用并不大。那些中小型的地区型三级分销商才是李逸轩攻克的目标。

    他们才知道,像玩具一般的个人计算机,那些用户才有需要。一二级分销商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