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代工 (第2/3页)
涨船高!这已不是普通的暴利,而相当于是抢钱!
要知道投资更昂贵的电影院,地处香港更繁华的街区,平均每天的收入也不过是三四万港元。
这个年代的电影院基本上都是单厅大型影院,一座电影院面积至少都是五六百平米,甚至上千平米。
每部电影,近一般的票房收入,要分账给制作公司。归属影院的收入,仅有其票房的一半。
所以,游戏厅纯利润,已跟一家600平米的电影院差不多了!
第二天,正是星期天,有了第一天的成绩打底。早上八点一开门,游戏厅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就全满了。
《坦克大战》彻底火了,消息也不胫而走。香港30多家游戏厅老板纷纷来到梦工厂游戏厅来参观。见到街机游戏这么受欢迎,也想进几台,于是纷纷大厅价格。
李逸轩神出两个手指,再比了一个八,一手交钱,一首交货,概不拖欠。大家直接走了。
《乒乓》这样的烂游戏35000你们都舍得,我28000卖你们还不乐意了,爱买不买。
李逸轩现在每天只敢一件事,那就是把显示管装上街机,但无论他跟母亲如何努力,每天200台也就顶天了。
“不装了,找代工吧。20000万台街机,不知道装到什么时候?”
张桂芳把显示器装好,倒了杯水递给李逸轩:“你要记住这次教训,找人做板子、做机箱,且忘了装显管。看把我累的。”
“这锅我背,当初考虑不周,以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让母亲比利看店,李逸轩和杰克来到了观塘工业区,决定找个合适的代工商。
观塘最早历史记载可以追寻至北宋。当时观塘一带建立了一个官方盐场,名为「官富场」,并由盐官主理,是当时东莞县内四大盐场之一。
明朝时则改为「官富巡检司」,到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为了防止沿海居民接济位於台湾的郑成功政权,因此实行迁界令,逼使沿海居民向内地迁界五十里,盐场亦因而被废置。虽然迁界令於康熙八年(1669年)取消,但由於迁来的居民不熟煮盐,盐场无法恢复昔日的规模,其后最终也被废置。
这个盐场为该地区带来「官富」一名,亦有居民称之为「官塘」(官富盐塘的意思)。1953年至1954年起,港英政府开始发展该地区成为香港主要工业区,开始使用「观塘」一名。
1950年代之前的观塘乃颇为荒芜的海湾。香港政府於观塘对出海面展开填海工程,腾出土地予厂家,并於1957年完成。填海部分(即观塘南部)作为工业用途,变成观塘工业区。
观塘是香港最大的工业区。面积11.26平方公里。观塘区包括观塘市中心、牛头角、九龙湾、秀茂坪、蓝田、油塘等地方。它见证了香港的兴盛和衰落。
六十七年代是观塘最兴盛的地方,内地改开以后,随着工厂逐渐搬迁到内地,到90年代大量的工厂空置,观塘站附近一段部分改建成商业大厦或货仓,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