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八七章 此子,大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八七章 此子,大才! (第2/3页)



    七字成一列,字体清秀,看得出此人的功底非常扎实,尤其是力透纸背,定是笔法了得之人。

    “赵老师!”

    赵永胜被打断了思绪,回过头有些小情绪地说道:“干什么?”

    看到向来平易近人的赵永胜语气里带着些不厌烦,便有些结巴地说道:“哦,作品少了一张,是不是……”

    “等等。”赵永胜回过头。

    那人瞄了一眼,有些惊讶地看着赵永胜居然在提笔临摹这幅学生作品!

    钟岳的行书用笔,师承琅琊王氏,加上对于书圣王羲之真迹玉简的临摹,如今行笔都是犹如鬼神之触。

    “这写的是什么玩意儿?”那人看了眼内容,“不伦不类的,打油诗吗,还是骈文?”

    赵永胜笔顿在纸上,忽然回头怒喝道:“闭嘴!”

    那人被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意思?不仅是他被吓了一跳,后边的不少在整理参赛作品的人都被吓了一跳,纷纷走过来。

    “赵老,发生了什么事?”

    赵永胜拿着笔,长叹了口气,“老朽冲动了,莫怪。”

    “啊?哦……没事,赵老师……”

    赵永胜继续伏案临摹着。

    “这笔,为什么是这么用的?”

    “妙啊!”

    “我明白了!妙哉!”

    “未逾法度外畴,真是妙啊!”

    赵永胜仿佛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丝毫没有估计周围人的异样目光。这幅《黄酒帖》,赵永胜临摹了已经不下三四遍了。

    “待我携酒二斤”。

    好像是已经准备出发了,赵永胜明显感觉到用笔之人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样子,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虽变化无常,但法度具备。

    最妙也是让他最不能理解得是最后那七个字,笔势骤然厚重起来,用枯墨瘦笔。尽管笔画粗细变化不多,但有单纯明朗的特色,增强了结体疏放的感觉,与其奔流直下、一气呵成!

    仿佛已经急得连沾墨都是多余的举动,就想直接离去的那种心切之感!

    最后的钟岳二字,都不能用行书来归类了,几乎一种草书的落款,连笔、简写,看得让赵永胜心情跌宕起伏。

    不知道为什么,当看到山阴徐文长几个字的时候,赵永胜居然浊眼里有一种泪光闪烁的悸动!

    这行书之人,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啊?

    文字,有时候比任何直观的场景更能够摄人心魄,书法的魅力,就在于将文字展现得更加有魅力。赵永胜放下笔,转过身的时候,看到一群人都站在身后,也是下意识地退了一步。

    “你们……”

    “赵老您又出神作了啊!”

    “好书法!”

    赵永胜皱眉,摇头道:“此作不是我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