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四零章 问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四零章 问世 (第2/3页)

有才人出,如今却挤在一个书柜,不如一个畅销书作家一人的书柜来得大,这未尝不是一种悲哀。

    西岭印社从清朝光绪年间起,就一直坐落在临安市孤山下,时隔百年之久,依旧屹立在西湖之畔。七代金石、书法篆刻大家薪火相传,由最开始的几人,慢慢发展到几十人,到现在的几百人,西岭人一直都是书法篆刻界最杰出的代表。

    原来的社址,如今已经被作为景区开放了,如今的印社,在孤山路上的一处写字楼内。印社不同于其他常规公司,印社的理事、社员也不可能常年聚在一起从事书法篆刻,大多数社员、理事都是分布在全国各地,就像张鹤平一样,也只有每年印社组织活动的时候,才会聚在一起。

    当然,印社的社长、执行社长以及常务,还有几个常驻理事,还是在印社常年上任的,除了管理印社事务外,出版社的一些审核文件,也是由他们最终签字通过的。

    ……

    ****西岭印社出版社****

    “邵社长。”

    “进来。”

    一个中年男子走进了印社办公处,手里拿着文件,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怎么了,伯昶?”

    中年男子名叫纪伯昶,是西岭印社的执行社长。之前印社规模小,也没有什么日常事务,所以一般担任印社的都是业界有资历的老一辈。老一辈有老一辈的德高望重,但带来的不便就是老年人精力不行,如今印社旗下还有出版社、常规期刊等等,还要组织一些文化活动,让这些不精通策划的老头老太太来主持,那简直就是给他们找罪受。

    于是就有了执行社长、常驻理事等职位的诞生,来分担这些德高望重之辈的负担。

    “邵社长,那本《六甲灵飞经》全本的首刊,之前交到出版部的任务,不就只有两千册吗?当时我还觉得这个数目有些多,但是碍于钱老的面子,没好意思提出来,现在怎么回事?五万?您这是开国际玩笑呢啊!”

    纪伯昶说完,靠在椅子上,深呼一口气,“对不起,社长,我刚刚有些激动了,言辞有些不当之处,还请您见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