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画画 (第2/3页)
由地孕育,因此人想要领悟‘道’,便要效法地。同理,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我这样说,欧阳兄懂了么?”
这段话是他结合了新领悟回来的‘苍竹劲’中阴阳二气的理论,有感而发,当他说到“人虽由道演化,但不直接由道生成,而是由地孕育,因此人想要领悟‘道’,便要效法地,同理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法自然”的时候,谢钟秀“啊”的一声叫起来,双目中投射出崇拜的神情,而王淡真双目亦是闪亮起来。其他各人连同欧阳克,王鉴,杜十三在内,都露出惊诧骇然的神色。
对还未整理出完善哲学体系的隋唐人来说,这确是无比精彩的清谈言论。
尤其最后那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更是和《道德经》中的内容相互映衬,堪称点题之笔。
谢钟秀点头道:“周公子说的极有道理,在《阴符经》中亦有说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基础在于道,在于自然,此阴阳消长之理。”
欧阳旋喜滋滋的贴近了他,悄声说道:“我果真没看错,周哥哥果然是文武双全的奇才,今日打压了这群牛皮糖一样的二世祖,为我和钟秀大大的出了口气。”
周宁哈哈一笑,心有余悸的拍了拍胸口,叹道:“我就这么点料子,今次全被逼出来了,若是再论下去,只怕就会丢人现眼。”
欧阳旋噗嗤一笑,美目流转,摆出一副信你才怪的样子。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悄声道:“对了,周哥哥,待会咱们找个机会偷偷溜出去罢?找个地方给我和钟秀画画儿。”
形态天真烂漫,周宁暗忖此女当真是风格独特,点头答应下来。
这时候丁期又抛出了一个新的论题,“圣人有情否?”
这句话渊源于《庄子》,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今次周宁并没有下场清谈,而是静静的看着他们装逼。对于这个清谈的话题,杜十三亦是兴趣不浅,当即下场开始高谈阔论起来。
杜十三认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