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章:朝臣分流 (第2/3页)
征,他忽然觉得自己有点不认识这老家伙了,为啥,因为现在魏征说话变得好圆滑,他不说自己支持谁,只说谁的话更贴近先贤的道理,言外之意,不是我选的哈,是先贤选的,这还是以前那耿直不阿的魏征吗。
其实魏征一直以来就很聪明,不然他也不可能活到今天,他只不过是性格比较强硬而已,而且一身浩然正气,喜欢刚正面,但自从前段日子,魏征在秦琼和李绩的邀请下去了李浩的太白楼,喝了一碗人参枸杞乌鸡汤,回去后他发现自己变了,浑身有劲了,精神抖擞了,仿佛年轻了许多,最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脾气也不像以前那么急躁了,他在家中细想自己这辈子的经历,再看看李浩的作为,忽然不胜唏嘘,自己兢兢业业一辈子,得罪朝中大臣无数,多次直斥圣颜,搞得自己现在一个朋友都没有,而自己的作为与李浩比起来,似乎又简直不值一提,最重要的是,李浩现在才三十出头。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话真的很有道理,魏征在家闭关静想了三日,终于悟了:自己是谏臣,进谏言,也不一定非要得罪人,李浩进谏言不就不得罪人吗,为什么,因为他圆滑,自己不必像他那么圆滑,但也没必要非要得罪那么多人嘛,只要自己保持一颗不偏不倚的公正之心,大唐第一秤杆,还是他。
李世民惊讶了片刻便缓过神来,拈须点头道:“嗯,你说得有道理,那么朕就按照先贤的说法,任人唯贤,封狄仁杰为大理寺卿,另加封正六品上昭武校尉,诸卿可有异议?”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明显很有意见,意见大了去了,但谁也不敢吱声。
这时,一直没有作声的马周忽然出列道:“陛下,狄仁杰此次破获南诏使者被毒杀大案,化解两国误会,替国之栋梁洗脱冤情,此等功绩,无异于开疆拓土,只是封其为大理寺卿,臣以为不够。”
众臣闻言顿时气得不行,恨不得上去掐死马周,李世民闻言却是很认真地捋须沉吟起来,大理寺卿是三品,这样的封赏虽然不小,但狄仁杰这次的功劳确实太大,倘若这个案子查不出的话,李浩很有可能就要蒙冤入狱,大唐将损失一个惊才绝艳的肱骨栋梁,而且南诏还有可能因此对大唐发动战争,南疆百姓又要陷入战火之中,后果是真的不堪设想。
一念至此,李世民点头道:“嗯,马清河说得对,若不是狄仁杰破获此案,李浩蒙冤不说,南疆极有可能会陷入战火,百姓饱受荼毒,狄仁杰可谓消止干戈于无形,功不可没,功不可没啊!”
李浩闻言也不避嫌,直接拱手道:“陛下,既然如此,臣以为狄怀英的爵位,也该提一提了,否则也难对得起他的大理寺卿之职。”
李世民想了想,道:“好,那便晋狄仁杰为咸阳县伯,加食邑三百户,赏良田三百亩,黄金千两,帛千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