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重炮 (第2/3页)
在向苏维埃的军事高层公开聚能破甲弹时林俊已经说明。
实验并没有使用大口径的聚能破甲弹。因为苏维埃现在没有,以后也只会研制122米的聚能破甲弹,更大口径的不再考虑范围内。用毫米加农炮做了实验,虽然理论和实际能穿透1.5米的钢筋混凝 但实战中效果还不如一般的爆破弹——直线(性xìng)小直径穿孔对于依据地形掩护购置的地堡,常常就是把人家的“门檐”焀个洞。主体部分根本没事,而这还需要炮兵冒险抵近炮击才行。
大口径的家伙都没辙,林俊的秘密武器rpg-7也就是能对付一些小型的辅助地堡工事,那些装备了大炮的芬军超级工事还得靠203毫米以上的家伙去对付。
苏维埃有这样的大家伙吗?有,而且数量不少,但炮兵同志们对于手头的br _ 915式305毫米榴弹炮还是不满意——一个威力“不足”一个重量过大机动不便。
这个威力“不足”让林俊有些“晕”,要知道203米的炮弹从高空落下可以钻入深达10米土层才爆炸,就是1米以上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能击穿,但想想那些坚固到“不可思议”的防御工事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威力不足”。
对于要塞布防林俊是个外行中的外行,其实他前世时期绝大多数军人对于“要塞”都是绝对的外行,“要塞”这个名词可以说属于它的时代最后也就是二战,但在二战中它们还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其实过段时间林俊就
去看看黑海沿岸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那个可以说世的要塞(比利时的埃本-埃马尔要塞在1935竣工后,在当时被列为欧洲最重要的防御阵地之一和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了解苏维埃:相比于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坚固程度,埃本-埃马尔要塞更像个儿童的玩具。从曼施泰因花的力气和德军的伤亡就能想象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坚固程度。),在那样的要塞里才能明白“要塞”的含义。
想要攻克它,那就先了解它——林俊想让苏维埃将来有可能实际参与进攻“曼纳林防线”的炮兵指挥官们知道:到底什么是要塞。
但现在他没空,因为重型火炮设计局来了几位专家,有几种专用于攻克坚固工事的大口径火炮设计要他过目。
来的专家中领头地是苏联著名重型火炮设计师伊利亚-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苏维埃重型火炮地“教父”。
伊万诺夫这次舀来的主打设计可以说完全就是为“曼纳林防线”量(身shēn)定做的——对付防御坚固地堡垒最好的火炮是大口径的榴弹炮或臼炮。因为大角度落下炮弹的杀伤力比直(射shè)加农炮的效果更好!
苏联原来就有280米臼炮,但机动能力不行,这次得到国防委员会的直接指示。要求伊万诺夫和手下地设计师们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设计一种大威力的臼炮。伊万诺夫凭借丰富的设计经验和大胆的构思,将现有的br _ l型履带式榴弹炮炮架和280毫 一种机动能力可以的新式重型臼炮。
通过伊万诺夫介绍,林俊得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