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精兵强将聚南京 (第2/3页)
14日下午,杭州最后的7架霍克战斗机转场大校厂,为便于指挥,暂时与五大队的最后三架霍克编组为一个战斗机中队,刘粹刚担任中队长,毛瀛初任副中队长。对于“降职”的事,刘粹刚与毛瀛初表现了相当的大度,再说就剩下那几架战斗机,再顶着两个大队的番号也无必要。当然战斗机第四、第五大队的番号保留,等新的飞行员与飞机抵达后将再次使用——这是两只英雄的部队。
现在林俊手头已有了27架能用的战斗机,只要不再长途卫南京,与日军再次一搏的力量算是有了。
15日上午,大校厂指挥室。
安德卢普夫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份电文。
“好消息,我们的援兵快到了。”安德卢普夫显得十分高兴。
两个中队的伊16战斗机将于16日中[部下:少校谢尔盖-伊万诺维奇-格里采韦茨。
“雪中送炭!”除了这个,林俊没什么可说的。
“莫斯科在得知我们损失的情况后,立即组织了预备队,而且特意让有战斗经验的谢尔盖领队,正以最快速度赶来。那些飞行员都是原来在兰州基地的教员,都是老手。”
电报是用密码拍出的,莫斯科不担心日本人会知道这一情况,能破译苏联绝密电码的小鬼子还没出生。而莫斯科的安排明显是斯大林的意要再为安德烈这个爱
一只战无不胜的红色空中近卫军。
“马上召集地勤人员会议做接机准备。还有,派人通知中国方面。”
加上两个中队的伊16,无回!当然,林俊也明白一个道理:让兰州的战斗机教员担任支援任务是不得以的办法,如果从苏联调人在时间上来不及。在撤离南京之后,他就会让这批飞行员返回,让从苏联来华轮换的飞行员顶上,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现在在南京的这批飞行员也要大部返回苏联,做为部队中具有实战经验的骨干起到带头作用。
16日中午,两名中国飞行员出现在大校厂,他们是四大[|员,都有中队长的头衔,因无机可用从陆路赶至南京,一同抵达的还有桥机场所有的后勤人员与物资。
林俊做为大校厂实际的最高指挥官,亲自欢迎四大队的人员抵达,而这些人也将是林俊暂时的手下。
两名带队的中队长的自我介绍让林俊眼前一亮:现在中国国民党空军的“四大金刚”已经有大半在自己麾下,因为眼前的两人就是乐以琴与李桂丹!
在抵达大校厂前,李桂丹曾对乐以琴说:“只要能杀敌报国,暂时寄人篱下又何妨!”听从苏联军官的指挥,虽然只是暂时的,也会让中国飞行员们有所情绪,这是无法避免的情况。
但欢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