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二章 最后的机会失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二章 最后的机会失去了 (第2/3页)

做的信心,自然是建立在对双方真正的战斗力的判断和权衡上面。

    扶桑军队虽然如今装备了很多火器,但是他们的主流武器还是冷兵器,作战方式依然还保留着过去的那种喜欢近战搏杀的习惯。

    众所周知,扶桑人铸造的武士刀非常锋利,往往能够将人连兵器带人一刀两断,在近战搏杀的时候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之前倭寇横行的时候,明军就是被倭寇锋利的武士刀给杀得丢盔弃甲,士气全无,甚至上演十几个倭寇挥刀追杀上千名明军的荒唐现象。

    直到后来戚继光将军发明了鸳鸯阵来克制倭寇长刀,才开始扭转颓势。

    再加上扶桑人崇尚的所谓武士刀精神,让扶桑军队更喜欢使用白刃战来击溃敌人。

    但是国防军的建军思想虽然也注重培训训练士兵敢于白刃战的勇武精神,但那是在必要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白刃战,一般没有必要的时候都是强调用优势的武器优势远程消灭敌人,直到敌人陷入崩溃的时候再冲锋厮杀。

    在江川的建军思想当中,以人为本,把士兵当做军队最宝贵的财富。武器损毁了可以再造,但是有经验的士兵损失了那就真的损失了,无法重生。

    这一点跟后世的美军部队很是相似,作战之前先呼叫炮火支援,无论啥情况,先用强力密集的火炮蹂躏一遍敌人的阵地再说。

    当然,这种作战思想也是建立在有强大的国防工业体系上的。

    若是换做其他人的话,绝对是办不到的。但是江川却在要塞基地的支持下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在德川秀忠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这也注定了他的结局必然是失败的。

    如果此时德川秀忠发动全军,主动出击的话,以扶桑军队擅长的白刃战来迎战的话,尚有一线胜利的契机。

    毕竟这些国民警备队的士兵大多数的训练都是射击训练,对于冷兵器的搏杀不仅训练上缺乏,而且在战斗意志和战斗心理上都没有做好准备,面对扶桑军队的白刃战很有可能招架不住。

    毕竟他们手中的火枪不是后世的自动步枪或者冲锋枪,在白刃战的时候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

    只可惜德川秀忠此时已经被之前的失败吓破了胆,根本没有勇气去主动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