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十五章 万事开头难 (第2/3页)
道堂堂首辅家里不可能只有这一万两银子,这最多是表个态度。
想必夏俊泽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做好了让这一万两银子打水漂的打算。
“传本王命令,让通政司在中州报上发布王命嘉奖令,嘉奖夏阁老,给夏阁老的子侄一个直接推荐入朝做官的机会,不用参加科考。”江川吩咐道。
“是,殿下,我一会就去通知通政司。”祁萱随手记下,点头道。
通政司原本是朝廷设置用来沟通朝野的衙门,主要是负责接收转送管理朝廷官员的公文,这种叫做题本。题本也就是指的一般公文,不太紧急,也不太需要保密的例行公文。
还有一种公文叫做奏本,就是官员可以直接呈奏皇帝的。这种一般都是紧急公文或者非常机密的公文才可以直接呈奏。
官员将题本送到通政司之后,通政司就会做好记录,然后根据情况呈送内阁或者各个相关衙门。
等到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之后再返回通政司,由通政司登记存档之后再返回给上书的官员或者衙门。
除了这个职责之外,通政司还有另外一个职责就是管理邸报。
明代的邸报简单来说就是刊发一些朝廷官员的奏章,或者皇帝以及内阁对于某事的批示,或者皇帝的诏书等公文。
邸报印发之后就会通过驿站运送到全国各个州府衙门,由各地官员们阅览。
这种邸报可以看做是一种朝廷向地方传达政令的公文,无论是时效性还是内容的广泛性,或者形式的灵活性都非常呆板,保守,属于官面文章。
在江川摄政之后,通政司的作用基本就等于没有了,邸报也停发了。
在打算设立银行制度之后,推行法币的时候,江川又想起了通政司,确切的说是想起了邸报。
得益于后世的经验,以及这个年代印刷业和造纸业的发达,江川打算重新发行报纸。
这时候没有网络,没有电台,没有电视台,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