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大战天津卫(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 大战天津卫(一) (第2/3页)

是什么。对方的装备如何,士气如何,士兵的成分构成,以及对方的后勤辎重补给情况,这些基本的信息都要搞清楚。

    这不是街头混混打群架仗着人多冲过去打就行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从古到今人人都知道,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却没多少人。能够做到的就算不是名将,也都是良将了。

    而李自成如今不仅不知己,更是不知彼,这一仗的结局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大顺军虽然号称有百万人马,但是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他们绝对算不上一支精锐大军,甚至连一支正规军队都算不上。

    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大顺军的百万人马其中有一大半都是被裹挟的流民和大顺军士兵的家眷。

    看起来浩浩荡荡,一望无际,可是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只是刚刚放下锄头拿起大刀长矛的农夫而已。

    他们没有经过训练,不懂军纪。打仗的时候呐喊着往上冲就是。

    一场仗打完如果没死就算是老兵了。

    而真正久经战阵,战斗力比较强的人马不足十万。

    这十万人马里面有五万人马算是跟着李自成起兵以来南征北战的老营兵,这才算是李自成真正的精锐和战斗核心了。

    打仗的人数多少从来不是最重要的决定胜败的因素,反而有些时候人多了反而成了负累。

    这是从人数上来说的,再从装备上来说。

    大顺军虽然也有从明军手中缴获的不少火炮和火铳。但是因为这些火器的质量问题,以及操作难度等问题,导致了大顺军之中绝大多数人用的还是冷兵器。

    而且他们的兵器样式繁杂不一,林林总总,根本没有统一的制式武器。

    再说防具,除了李自成的嫡系老营兵之外,大多数的大顺军士兵是没有盔甲的。

    别说盔甲了,他们甚至就连统一的战袍都没有,大多数人穿的衣服都是抢来的。

    衣服各式各样,有的麻布上面裹着丝绸,有的穿着大红大绿,有的身上是麻布衣服,头上却带着抢来的丝绸帽子,总之,五花八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