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七十三章 曹丕称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七十三章 曹丕称帝 (第2/3页)



    因继献帝失踪后,魏王曹操亦薨了。

    整个大汉的文武急速集合,安昌侯曹植不知去向,曹彰单以勇武不足继任魏王,王位由曹丕继任,大汉丞相贾诩等捧曹丕为新魏王。

    便是新魏王继任之日,太子府中庶子司马懿联合重臣,以大汉皇帝失踪,大汉国祚已亡为由,请魏王曹丕即皇帝位。

    曹丕三让,以自己德行不够为由,请另请贤明。

    贾诩、程昱等老臣皆以为非魏王不可,于是,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曹丕称大魏国皇帝,建立魏朝,大汉名义上、实际上皆亡。

    曹丕称帝,大赦天下,但其不知道献帝其实是被辰河国接走,曹操亦未死。

    曹丕在繁阳筑起高坛,登坛受皇帝玺绶,即皇帝位。以大火祭祀天地、山川,更改年号,大赦全国。

    曹丕尊奉失踪的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许诺若山阳公回,可于封地就封。其仍然使用汉朝的历法,行皇帝的礼仪、音乐,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

    曹丕追尊自己的祖父魏太王曹嵩为太皇帝,父亲魏武王曹操为武皇帝,庙号为太祖,尊奉母亲魏太后卞氏为皇太后。改封汉朝的诸侯王为嵩德侯,列侯为关中侯。大臣们封爵、升迁,各有不同。

    其又把相国改称司徒,御史大夫改称司空,娶山阳公刘协的两个女儿作妃子。

    原相国贾诩,改称司徒后,司徒、司空基本被架空,原太子府中庶子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实际先主掌魏武帝曹操后事,再进一步掌控全国政事。

    自此,司马懿取代贾诩,成魏朝第一权臣,而夏侯楙,果然被曹丕调往长安,都督关中,朱铄则进入洛阳,主掌禁军。

    真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魏文帝曹丕为巩固地位,宣布与自己做对的曹植亲信丁仪兄弟大罪,由于丁仪已然逃走,而其弟则被其诛灭。

    至于曹植,曹丕于洛阳颁令,以曹植为陈留侯,命其自安昌转封陈留,意欲让曹植失去根基,剥夺其所有。

    曹丕等人还以为曹植这商人,是养肥的猪,可以随时待宰,如今到了宰杀之时。

    如今魏国农业,商业皆发达,超越了历史上任何时期,但许多资源,掌控在曹植手中。曹植早有准备,在其出发往洛阳之前,便已然将所有商业活动撤出洛阳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