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五十一章 签订契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五十一章 签订契约 (第2/3页)

规划,王郭便拿本子钢笔在身后记录。

    “我回去,便会命江夏总督黄杰将铁轨从大悟城往北修筑,同时开工这淮河大桥。你这边一百万银元到账,便开始在北方聘请人手修筑车站,并将你这封邑开出一条公路,连通你们安昌县的县公路,这是第一步准备。与此同时,你还要着手另一项工作,那便是在你这封邑内,修筑一个巨大货物集散市场,便叫做信阳批市场吧,我南方来的货物,包括你们北方如今不知道工艺的红薯粉、罐头、饼干等各种食品,还有五金百货、钢笔、本子、书籍等文具百货,全部集中在一起,进行集散。这些基础设施建立好之后,今年的拖拉机和卡车便应该有足够数量供应北方了。第一批拖拉机和卡车过来,我们只卖拖拉机,卡车却要留着公司自己使用,组成车队,将货物运送到许都、洛阳等通了公路的大城。我辰河商会在北方,也有一些会员,这些会员,他们从海上运货,周期很长,有了此地配送,便节省了其不少成本,这极有竞争力。”

    曹植听着听着,忽然感觉,若展顺利,自己这安昌小封邑,极有可能成为北方的一个聚人之地。这不就是二十多年前的辰河城吗?

    现在的情况是,南方辰河国进入大工业时代,许多生产线都开始由机器带动生产,成本降到极低,产品只要过了淮河,那十分之一的税收,已经不算事。

    大部分新式产品,北方根本就没有,这属于垄断营销。

    比如拖拉机,曹操修了如此多公路,此前只能用来跑脚踏车,那脚踏车还是钢圈轮胎。南方不同,一台拖拉机顶多少脚踏车。

    曹植算了一下,表格上车厂给出的一台拖拉机出厂价格为两百五十银元,相当于二十五两银子。除去关税十分之一,成本相当于两百七十五银元,但这东西在辰河国,都卖三百银元,在北方,至少得卖到四百。

    这是独门生意。

    当然,杨锡也说了,6续会给北方有实力的行商,颁经销证书,那时会有竞争。比如陈琼、周伟、许仪等辰河商会老副会长单位,明年会6续拿到经销资格。

    还有红薯粉,这东西在北方也极其受欢迎,南方都已经形成产业,据说交州香港城如今一年产粉数十万吨,但北方一家粉厂都没有。

    曹植默默计算,越来越有信心。

    还有一点让曹植很是觉得恐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