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零四章 功盖三皇五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零四章 功盖三皇五帝 (第2/3页)

 “亩产四百九十六公斤,合-合-合十六石!”

    “哗!”

    全场轰动,许多人长啸出声。

    “不可能,怎么可能,亩产十六石粮,是否数据错误?”蔡邕满脸通红,这么大年纪的人了,竟然颤颤巍巍的拔腿便去称量处。

    陆康等人也紧跟着,早有护卫人员上来扶住两位老者。

    写《辰河志》的那位黄三老,此时也在,三位老者被一同扶至堆了红薯的称量处。

    定睛看时,只见堆了十六堆数量差不多的红薯,仿佛表皮都泛着黄光。

    这红薯却是表皮微黄色,里面有丝丝红色,并不是红皮品种。

    三位老者亲自选一堆红薯称了,果然一堆便是三十一公斤,合一石。

    蔡邕尤自不信,又拿了软尺,亲自去丈量开挖过的土地,竟然也丝毫不差。

    至此时,蔡邕、陆康等人哪里还不信,只是此事太过离谱了而已。

    量完土地,蔡邕将尺子一丢,便即对着北面行礼跪下,口中大呼道:“天降神粮!天降神粮啊!”

    蔡邕大呼着,脸上早已老泪纵横。

    陆康与庞德公过去扶起蔡邕,三人互相道喜,似乎这红薯,真是天降神物。此时,旁边的杜祖安道:“蔡公!您却错了,此神粮,非天降,乃是我大辰河区会长杨锡,造大船,扬帆出海,环球冒险,以数千性命换取,与天无关。”

    蔡邕被杜祖安如此一说,知事实的确如此,便回首来看杨锡。

    只见此时的杨锡,脸上还有一撮泥土,满眼都是笑容,根本没有在乎自己行为。

    蔡邕知道,自己虽有一些文学影响,但显然杜祖安等新文学人物,已经主导了如今的知识界。

    虽然这些年来,蔡邕也有所改变,但毕竟思想有些老旧,看到许多记者正在问着杨锡各种问题,杨锡也开始点名回答,其还是有些心中不舒服。

    但天下大势,已然与这位老人没有任何关系,他已然变成了过去。

    却说记者的问题,大部分与红薯还有即将出产的土豆有关,杨锡不遗余力的将其解释清楚。

    同时,还有人就目前正在呼吁杨锡登基称帝之事,提出问题,问杨锡看法。

    杨锡回答让人意外,那便是“绝无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