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克莱斯勒的前因后果 (第2/3页)
说是汽车巨头,想来不外乎欧洲的那几家汽车公司,想想大概就那么几家吧。”迈克约翰想了下后回道。
事实上也是如此,可以说,克莱斯勒跟奔驰的合并是非常仓促的,前世的结果就是在98年新年之后没多久开始接触,然后短短几个月时间两家公司就进行了合并。
对于这样的汽车巨头之间的合并,在这么短时间之内完成,实在是有点太快了,当然,或许有人要说,约翰你自己旗下公司在收购企业的时候不是都很快的嘛。
其实,李锋的这些公司说来说去,他才是最大的控股股东,注意了是‘控股’,说再直白一点,就是李锋一个人说了算的。
只要李锋要确定这么做了,下面只要执行就行了,再一个,李锋大多直接以现金收购,这样会少很多麻烦,毕竟现金为王嘛。
而如同克莱斯勒、奔驰这样的集团,其中的股份可是非常复杂的,哪怕是掌控家族最多可能也只有个10-20%左右的股份,想想克莱斯勒中,柯克在占据了差不多10%的股份之后,就成为了最大的个人股东,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样的大型集团合并案中,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其中的博弈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君不见后世的那些大集团,从最开始的有意向到最终签协议,基本都是以‘年’为单位的。
……
“根据我的了解,其实这次的克莱斯勒合并,还是在柯克的推动下进行的,虽然目前我还不清楚克莱斯勒到底会跟哪家欧洲汽车集团合并,但是以克莱斯勒在美帝这边的市场份额以及欧洲车企在欧洲的市场氛围相结合,这样一个看着完美的合并案。
现在的大致市场情况就是这样,在美国境内,克莱斯勒、福特、通用三大车企才是占据主要市场,而作为欧洲车企的大众、奔驰等等,市场份额很小、几乎忽略不计,同样,美国的三大车企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如同欧洲车企在美国一般。
通过这样的合并,可以让双方都能通过对方的企业进入其中市场、从而扩大市场份额,至少明面上看着很完美,合并后的车企一定会受到市场的追捧。作为克莱斯勒个人最大股东的柯克一定是赢家之一,他只要将股票套现,就能获得巨大的收益。
柯克在90年的时候,就收购了9.8的股份,为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